【看郵票認識世界遺蹟】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一) 文與圖/梁國興 |2015.06.17 語音朗讀 1321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看郵票認識世界遺蹟】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一) 【看郵票認識世界遺蹟】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一) 【看郵票認識世界遺蹟】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一) 【看郵票認識世界遺蹟】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一) 「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是世界最長的文化遺產線路;是古代絲綢之路上的一段路線及相關古遺址。二○一四年六月二十二日列入世界遺產。 從漢武帝便派張騫出使西域開始(圖❶),它便是古代一條以絲綢貿易為主,通往西域的商路,為東方與西方政治、經濟、思想和文化技藝交流的重要通道。 十九世紀末,德國的地質地理學家李希霍芬把此通道命名為「絲綢之路」,這名詞很快地被學術界和大眾接受。 此路線長度大約五千公里,共三十三處遺蹟。 其中,中國境內有二十二處遺蹟,包括河南四處、陝西七處、甘肅五處、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六處;另外,哈薩克斯坦境內有八處,吉爾吉斯斯坦境內有三處。 與佛教文化有關的遺蹟計有:陝西省的大雁塔、小雁塔、興教寺塔、彬縣大佛寺石窟;甘肅省的麥積山石窟、炳靈寺石窟;與新疆的高昌故城、克孜爾石窟、蘇巴什佛寺遺址。 大雁塔 大慈恩寺建於唐太宗貞觀二十二年(六四八年),禮請西行取經歸來的玄奘法師,擔任首任主持。玄奘法師在大慈恩寺譯經、弘法達十一年,和弟子窺基創立了《唯識宗》,使大慈恩寺成為唯識宗祖庭。而玄奘法師為供奉從印度請回的經像和舍利,奏請唐高宗允許,親自督造修建了大雁塔(圖❷、❸)。 當時,塔共五層,高約六十公尺,每層皆有供奉佛陀舍利。後在原址上改建多次,五代後唐再次修葺,平面呈正方形;明代萬曆二十三年(一六○四年),修繕時在塔外圍砌上六十公分厚的包層,故原唐代塔體基本結構得以保持,且造型顯得更宏偉,即現今的大雁塔(圖❹) 。 位於大雁塔底層,塔門之東,有楷書〈大唐三藏聖教序〉(圖❺),為唐太宗所撰之碑,書寫行次從右排向左,共八二一字。 興教寺塔 興教寺是為遷葬玄奘法師靈骨所建,全稱「大唐護國興教寺」。六六四年,玄奘法師圓寂,葬於白鹿原;唐高宗二年(六六九年),改葬樊川風棲塬,並興建了五層靈塔(圖❻);次年,因塔建寺,唐肅宗題寫了「興教」二字,自此取名興教寺。 前一篇文章 【海嶠人物萬象】 豐子愷的台灣紀行 下一篇文章 【中華文化佛教寶典】 朋友四品 熱門新聞 01【何處不交朋友】可敬的朋友2025.05.05028 方法有效 對治胃食道逆流2025.05.0303【寓言故事】天宮保健官到人間2025.05.0404助緬重建 佛光山、佛光會、星洲基金會再捐物資 2025.05.0305聯合國衛塞節慶典 佛光山與會2025.05.0806【深頁凝視】《小書店大繪集》手繪匠心獨具的書空間2025.05.0407人間佛教學術工作坊 探索實踐路徑2025.05.0308【營養專欄】這些奶,你喝對了嗎?2025.05.0309尤英夫 40年公益軌跡不停歇2025.05.0310頻率對了就共鳴2025.05.05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光影紀事】 北門家政女學校之裁縫課 【時光隧道】 新芳春茶行:大稻埕飄茶香【走進大西南】 瀕臨失傳的東巴銅筆【行舟.運河──中國大運河博物館沉浸式舟楫文化展】 千年水上之路【古典時節】古來才女命多舛【大江南北】鐵灶山石刻與法藏寺 作者其他文章【看郵票認識世界遺蹟】佛陀三次法駕斯里蘭卡【看郵票認識世界遺蹟】 越南古佛寺(下)【看郵票認識世界遺蹟】 越南古佛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