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桃園訊】桃園機場目前全區有免費wifi、廣設充電插座、在地特色主題式候機室,轉機處還有提供免費盥洗用品的淋浴間等設施,讓初到台灣的旅客感到窩心;也讓桃機去年一舉拿下「全球最好睡機場」亞洲區第五名、入圍全球十大「最好消磨時間機場」,今年更拿下「全球最佳機場服務人員獎」冠軍,顯示桃機成功脫胎換骨。
電影《航站情緣》情節十分浪漫,事實上旅客在機場候機時容易覺得無聊、疲憊。交通部二○一○年啟動「台灣桃園國際機場園區綱要計畫」,馬總統昨形容施工是「穿著西裝改西裝」,初期被批設施爛、飲食差;隨著工程完工,軟硬體逐漸完備;不用花半毛錢,旅客就可以在機場充分休息,還可以健身、讀書、按摩、看電影,宛若逛大觀園一般有趣。
桃機變身成功後,不僅擁有免費健身房、電動遊樂區,在第二航廈還設有C5「飛閱候機室」以及D2「桃花源圖書館」,是全球第一座機場電子圖書館,分別設有舒適的椅子及來自各國的上千本書籍,讓旅客在候機時能充分獲得新知,絲毫不覺無聊。
此外,桃園機場還有一處最吸引人的「秘境」,就在第一航廈轉機區的「電影院」。桃機設置投影幕、免費躺椅和按摩椅成為小電影院,每月都會播放不同電影,這個月播放改編自暢銷小說的《送信到哥本哈根》,吸引不少旅客前往。民眾方小姐說,邊看電影邊按摩非常享受,「很容易忘記時間」。
脫胎換骨 一雪7年前惡評
七年前桃園機場惡評不斷,不僅遭知名製作人王偉忠批手推車太爛,已故作家韓良露還以〈桃園機場賣餐飲,讓我覺得沒面子〉一文投書媒體,指牛肉麵又貴又難吃,引發民眾對桃機設施、內部餐飲及服務的不滿,讓交通部痛定思痛,決定進行「桃機大改造」;直到去年分別奪下「全球最好睡機場」亞洲區第五名、入圍全球十大「最好消磨時間機場」,才逐漸擺脫批評,成功脫胎換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