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林汝娟台北報導】不以教室為全世界,而以全世界為教室的台東縣海端國小,透過「平地無人島訓練」擴展學生的學習場域,帶領學生想像校內是一座無人島,在校內搭帳篷、野炊,最後走到戶外溯溪、登山、迷途訓練,向大自然學習,改變慣常行為及思考模式,擁有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也讓家長學會放手讓孩子成長。
為推廣創造力、想像力及未來思考力,教育部國中小學未來想像與創意人才培育計畫,四年來共有十九個縣市、兩百五十四所中小學參與,台東海端國小、新竹虎林國中、台南勝利國小的執行過程及成果拍成紀錄片。
海端國小教導主任郭惠珍認為,未來學校的模式是無圍牆,學童不只在學校生活,應在整個大環境中生活。如迷途訓練讓孩子在戶外矇住雙眼二十分鐘,學會獨處。事後學生分享,「這是我第一次聽見自己的心跳聲。」、「第一次感受到風聲、蟲鳴鳥叫!」
勝利國小的「勝利水上城堡」,探索全球氣候變遷環境,讓學生想像避免洪水淹沒家園的方法。低年級藉由圖紙,幻想用超大的鯨魚拯救學校;中、高年級則設計水上城堡,還有自衛系統、水力發電設備等。虎林國中則透過「未來媒體實驗工作坊」課程,藉由閱讀,學習現在與未來環境的知識,進而利用iPad等數位科技載具,刺激學生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