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緣、隨喜、隨順…,這些「隨」字輩的弟兄是佛門弟子耳熟能詳的詞彙,也常在一般庶民生活中作用著。
只是,當我們口說「隨緣」時,心中是否真正自在?當我們「隨喜」讚譽時,那好聽的辭藻裡確沒夾雜著一絲絲的妒意?當我們擺出「隨順」的姿態時,難道沒有幾分「哼,隨便你…」的情緒?
超過一個多月了,細細讀著星雲大師的《貧僧有話要說》,幾乎在每一篇章都看得到他老人家「人我無別」的隨緣、隨喜、隨順著,即便是幫助已在谷底的人,也必定顧全著受助者的心情、尊嚴,更別說在其他各種因時因地的情況下,他老人家自然散發出的尊重生命胸懷。
星雲大師這樣的護他如己,為我們這些凡夫俗子打開一扇新視窗;「隨」字輩的弟兄們其實是需要細緻、體貼地奉行的。漫不經心地「隨」意而為,或許造成反效果、或許得罪了人,隨隨便便就把「圓滿」給毀損了。
敬人者,人恆敬之。早先不是很了解為何佛光山會有如此多的法師、信眾?為何放眼望去,萬千佛光人同有一個特質:誠懇親切。為何大家進了佛光門,就像凝膠,不願分離、不見退轉?讀了星雲大師說的話,喔,原來如此—以德領眾,草偃風從。
而他老人家給與人間的教化,又豈僅是佛法?在他筆耕不輟的桌案旁,在他跪求觀世音菩薩開智慧的佛堂裡,甚至他挽袖打籃球、煮麵條…的種種身行之中,他把人類應有的堅毅、求知、慈愛等諸般美德,如實地呈現在我們眼前。
yc(台北/新聞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