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一名四十多歲婦人乳癌擠到乳房爆裂腐爛,治療太晚病逝,高雄市立大同醫院院長侯明鋒昨天說,「保守害羞」是延誤治療因而送命的原因。
侯明鋒指出,這位婦人雖已結婚,當乳房有異狀時,不但不敢就醫,連枕邊人也沒有注意,一直拖到擠爆乳房,已第四期乳癌,即使是化療也已經無法救治。
侯明鋒還看到有患者,乳癌從深處露出皮膚,也是乳癌晚期才就醫,這些患者的共通點就是保守害羞,不敢在別人面前袒胸露乳,其中不但有已婚,也有高學歷單身女子,在乳房發生異常時,沒有閨密、姐妹可商量。
侯明鋒任教的高醫及附設醫院,每年收治高屏地區八百個乳癌病患,大約百分之十是晚期乳癌患者,他治療的晚期乳癌病例每年約十餘例,令人惋惜的是,患者往往活不到一年。
台灣每年逾萬人罹患乳癌,奪走兩千人生命。侯明鋒表示,當乳癌能夠用手摸到時,就有點晚了,最好能定期篩檢,婦女的枕邊人也應關心,一起及早發現乳癌。
國民健康署提供四十五到六十九歲及四十到四十四歲具乳癌家族史(指祖母、外婆、母親、女兒、姊妹曾有人罹患乳癌)婦女每兩年醫次乳房X光攝影檢查。近期國際醫學期刊研究實證,這是最好的篩檢工具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