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走了超過一甲子,最遺憾的莫過於「無法用英文跟別人溝通」。而造成這個遺憾,竟然歸咎於老師的一句玩笑話。
當年我們是從初一開始學英文,初一在鄉下的英文很爛,沒話說,初二轉來台北,國中的英文老師都非常認真教學,也常強迫我們背很多單字。
高中聯考英文考的也差強人意,順利進入高中名校就讀,英文老師師資好更不在話下,上課也會用英文與我們對談,而且還常鼓勵我們要好好念,因為以後絕對用的到。
當時雖然覺得吃力卻也勉強自己多少念一些,沒想到高三的導師一句半開玩笑的話─英文不用念了,以後找一個會英文的老公就好。讓我如獲至寶,就這樣找到藉口「放棄英文」。
說也奇怪,書要念好要花很多功夫,但要放棄簡直太容易了,巧的是大學又念了輕鬆的科系,不但「由你玩四年」,英文更在打混中輕鬆過關。
畢業後我的第一份工作也跟英文無關,直到第二份、第三份……,才發覺已經落人一大截,驚覺同樣聽過老師講那句話的同學,不少都已經在職場占有一席之地,而且能獨當一面跑歐美談生意。
人學技能學的不精,久沒用就會生疏,語言更是,自己因為念的不紮實,只要放棄念頭一來,就還給老師了,尤其退休後已經沒有迫切需要,更是一股腦丟了。
這幾年同學漸漸退休,大家都想趁著還走得動出國旅遊,英文再度成了必要,我卻耳朵、嘴巴都不聽使喚,真是懊悔不已。
至少目前英文還是國際語言,是學習、工作的必要工具,奉勸年輕朋友「微積分」、「三民主義」……念不好,不用太在意,但英文千萬要好好累積實力,相信對自己未來,絕對有很大的助益。
合合(台北市/退休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