廚房環境濕熱、工作事項繁雜,許多餐飲科學生並不願進入餐飲業。圖/吳思萍
昂舒巴黎的「椰子奶酥」。圖/陳正興
【本報台北訊】近年高職翻紅,許多學生不再非高中不讀,尤其餐飲業抬頭,名廚阿基師、冠軍麵包師傅吳寶春等人的成功故事,讓許多學子懷抱「料理夢」。看中招生趨勢,六年來北市餐飲科與相關學程從七校一百零三班增加至九校一百三十五班,看似風光背後,直接就業率連三成都不到。
北市教育局最新資料,去年八校餐飲管理科畢業生共一千三百六十二人,直接就業二百八十九人,約占百分之二十一。
以私立開平餐飲學校為例,畢業生四百一十八人,直接就業一百六十人;私立育達高職三百三十六人畢業,三十三人直接就業;私立滬江高中兩百三十九名畢業生,直接就業三十一人。
育達高職餐飲科老師周振文說,學校鼓勵學生繼續升學,因此直接就業者少。開平餐飲學校校長馬嘉延表示,若加上畢業生繼續升學後,再進入餐飲業工作的人數,就業率達六成。
學生懷抱憧憬進餐飲科,畢業後順利進入業界卻是少數。晶華酒店集團廚藝總監黃來發觀察,學生崇尚光鮮亮麗的「名廚夢」,卻無法熬過辛苦的「名廚養成期」,餐飲人才短缺,業界師傅只能無奈搖頭。
黃來發每年在晶華酒店約需帶一百名餐飲科實習生,他說,餐飲業每天早上八點上班至晚上十點,工作時數長,廚房噪音大、溫度高又潮濕,每年餐飲科畢業生,就業率只有百分之二十七至二十八。
黃來發說,實習生得洗鍋、洗菜、清掃廚房和水溝等,很多學生不願意做,轉頭就走,業界缺人手,還得「拜託他留下來」。每年一百名實習生中,約有百分之十至百分之十二無法待到實習結束,就「名廚夢碎」。
黃來發舉自身經驗,艱苦生涯讓他「認命」學習一技之長,但現在學生家庭環境多半富裕,即使對餐飲有興趣,也不一定要靠此維生。
私立開南商工餐飲科二年級學生黃維寧說,從小幫忙煮飯對餐飲有興趣,進入餐飲科後到業界實習,才發現「怎麼那麼累」,有同學覺「興趣不符」,早已決定不進入餐飲界。但她仍決定「試試看」,先上大學半工半讀磨練自己。
招生先勸退
開平要學生想清楚
開平餐飲學校招生年年額滿,一○一學年度起退出基北區免試入學聯合招生,舉行獨立招生,學生反應熱烈。「每年招生說明會,開平先勸退學生。」校長馬嘉延說,只有讓學生認清事實、找到自我,才是解決餐飲科學生就業率低的根本問題。而他的勸退哲學,反而讓開平一年可招生十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