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春節到元宵節是廟觀香火最盛期,今年北港朝天宮因廟內金爐正重建,無法消化大量金紙,外包請人運送到北港溪畔焚燒,卻發生運送金紙的小貨車翻落正在焚燒的土坑中,造成一名工人被燒死的慘劇。
通常民間百姓初一、十五或初二、十六燒金紙祈平安,民眾每到民俗節日祈福,更是一疊疊金紙銀紙燒個不停,數量驚人、所製造的污染也很驚人。
國內民間信仰以「香火」敬神祈福,原無可厚非,但屢傳意外,使這些「貢奉」給神明的紙錢,失去虔誠敬意,神明會喜歡嗎?
況且面對全球暖化,許多先進國家都已在教育、社會、環境保育、生活方式等各層面全面改革,台灣也是地球成員,理應為減緩地球生態惡化盡心力,對民眾影響力極強的民間信仰,自不能置身事外,應負起引導信眾減少燒金紙,保護環境的責任。
祭拜神明應以誠心為重,若能將敬神之心化為對人類、對地球的大愛,應較燒金紙更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