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師的管理哲學是修行人的生活,陶冶性情、塑造正向的倫理道德觀念,茲以造福廣大群眾的菩薩道場!
舉辦大活動時,佛光人團結一致,發揮集體創作精神,共同策畫,看見參觀民眾露出欣喜的表情,辛勞的汗水,頓時化為甘露,內心湧出成就感。忙就是營養,不但增長見聞,也開闊自己的視野,生活變得多采多姿。
大師的老二哲學,保有謙虛美德,設身處地為人著想,以眾為我,淡化工作中會發生的摩擦;不比較不計較,勤勞作務為常住,恭敬謙和出妙香,把佛法用於生活中,踏實又心安理得!
人間佛教重視佛法的文教事業,將佛法傳播於人間,充實人人的精神食糧,如泉源活水,能滋潤枯槁乏水的心;各道埸的共修法會、佛法課程、專題演講及慈善活動,讓心靈安定,進而身心健康,為社會注入一股真善美的暖流,讓世界往祥和、安樂的方向邁進!釋有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