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響貧僧有話要說 貧僧開口 歷史自有評斷

蕭依釗(馬來西亞/資深媒體人) |2015.05.17
1468觀看次
字級
最近台灣發生了慈濟內湖園區開發事件,媒體和名嘴們對慈濟的批判,延燒至佛光山、法鼓山等佛教團體,猶如一場社會批判運動。身為媒體人的我,密切關注這場「批判運動」,依我看來,有些批評是理性、具建設性的,但更多的是以偏概全、似是而非、有欠公允的。圖/法新社

蕭依釗(馬來西亞/資深媒體人)

最近台灣發生了慈濟內湖園區開發事件,媒體和名嘴們對慈濟的批判,延燒至佛光山、法鼓山等佛教團體,猶如一場社會批判運動。身為媒體人的我,密切關注這場「批判運動」,依我看來,有些批評是理性、具建設性的,但更多的是以偏概全、似是而非、有欠公允的。

然後我看到《人間福報》刊載星雲大師的「貧僧有話要說」,他對佛光山的事業和錢財作了清楚詳盡的交代,同時為佛教團體及佛光山僧眾講了公道話。

引述大師的話:「就拿慈濟功德會的證嚴法師來說,我想他個人的生活也是淡泊、節儉,一切都是為了社會。現在佛光山千餘眾比丘、比丘尼,不拿薪水、沒有假日,他們使用的教室、寮區,還是維持五十年前的傳統生活設備,居住的地方都沒有冷氣空調,佛光山的空調都是客人所用。大家安貧樂道,還要為社會服務,那許多好發表議論卻又不了解的人,為什麼不對這些時間、空間因緣,做一點研究功課、多了解一些呢?難道都沒有看到這些貧僧們的身心、思想、生活天地嗎?」大師護法衛教之情,溢於言表。

縱觀歷史,社會每有動亂,總有高僧護衛道場,與寺院共存亡,星雲大師在佛教受到踐踏的時候,一口氣寫數十篇「貧僧有話要說」,必然可以激發佛教徒護教的決心和信心。

台灣人今日之能擁有一個成熟公民社會所該具備的人文素質,不能抹殺正信宗教團體所起的感化、淨化和教化作用。

尤其是星雲大師和佛光山僧團實踐「人間佛教」,為佛教力挽狂瀾,促進了近代中華佛教的復興,在台灣社會以至全球華人世界,發揮了巨大的正面能量。

這場議論,讓我聯想到「一張白紙上的一個小黑點」,有些人只看到白紙上百分之一的黑色,卻沒看到百分之九十九的白色。我們不能只放大別人的缺點,不懂得發現別人的優點和貢獻。

儘管現在眾生顛倒、知見不正,但我深信,歷史必然肯定星雲大師和證嚴法師的地位。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