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爸媽年年加高牠們的窩,都快碰到天花板了,被稱為「燕界一○一」。圖/吳淑君
【本報基隆訊】春來秋去的燕子,一般都是舊巢整理再利用。基隆市暖暖區出現「燕界一○一傳奇」,燕子爸媽在舊巢上再築新巢,鳥巢一年年墊高,比一般的高出數倍,都快碰到天花板了,讓人嘖嘖稱奇。
網友藍鵲元去年無意間發現這個燕界一○一,今年再去瞧瞧,發現它又「長」高了。她把照片放在基隆鳥會臉書社團引起熱議,有人笑稱燕界的建築法沒有限高嗎?還有人誇它是正港的豪宅。藍鵲元說,這個巢明年就算能用,應該也是最後一次,因為要到頂了。
基隆市野鳥學會理事長沈錦豐說,家燕通常是原來的舊巢壞了,修補後繼續用,這個案例有點奇怪,他懷疑是巢口被外力封住,燕子爸媽只好在上面加蓋一個巢;還有一種可能是,本來上下有兩個巢,兩個巢各自加高一些後,樓下的巢位到頂而棄用。
連姓住戶說,他租房子當機具倉庫,燕子在走廊屋簷築巢,每年時間一到就回來,他從沒去管鳥巢,人鳥各過各的,相安無事。
荒野協會宜蘭分會專案祕書王俊明則認為,是巢內的「味道」變了。王俊明說,燕子很念舊,一旦定位後,每年都會回到「老家」繁殖下一代,有可能是牠們回到熟悉的老家,但發現「味道」不一樣,只好在同一個地方往上再築新巢。
燕子對味道很敏感,小鳥若從鳥巢掉下來,牠會自己設法救孩子,把孩子咬回巢,但如果有人碰過牠的孩子,多了「人」味,就算是親生的牠也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