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健保醫療費每年增加,健保局不堪負荷,於民國九十一年七月實施總額支付制度,並先後推出卓越計畫、自主管理兩大監控方案,以期控制品質,但「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醫界以換藥、限號等方式因應,結果受害的是弱勢與高醫療成本的病患。
在民眾抱怨連連下,健保局又將推出「品質確保計畫」,要求醫院保證絕對不再為營運而犧牲病患權益;此原本預期能在本年度實施的計畫,卻又因醫界意見整合困難而未能定案,換句話說,健保局這幾年來在醫療品質改善上,根本就交了白卷,過去醫界為人詬病的大批換藥、醫療人球為求醫而南北奔波的亂象依然故我,病患並未受到較好照護。
健保局理應檢討本身財務與人事管理的疏失,從自身改革,但健保局卻不思反省,一味在止付制酸劑(胃藥)與感冒藥上打主意,其實這些「味素藥」成本有限,全面止付不但增加弱勢病患的負擔,更令人懷疑健保局改進財務結構、改善醫療品質的誠意與決心。
建議健保局派員到民營企業學習如何有效管理,期能健康成長,進而改善健保弊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