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背叛選民 讓英大選翻盤

蔡明燁(英國/歐洲台灣研究協會祕書長) |2015.05.11
1178觀看次
字級

英國大選揭曉,出乎各界意料,保守黨以逾半的三百三十一席告捷,可以不假外援自行組閣;相對的工黨慘敗,只贏得二百三十二國會席次,比五年前少了二十六席,而在二○一○年至二○一五年間與保守黨聯合組閣的自由民主黨,更是一敗塗地,從原先的五十七席輸得只剩八席,迫使兩黨黨魁在選後立即宣告辭職,以示負責。

英國選民的政治傾向日趨分化,對保守黨與工黨兩黨獨大的政治現況深感不滿,由來已久,導致二○一○年選不出可以獨挑大梁的政黨,才會有保守黨與自由民主黨聯合組閣的創舉。

可是英國選民顯然對聯合政府非常不滿,因為兩個執政黨彼此需要妥協,使兩個黨的選民都覺得被自己的黨所背叛,難怪選前民調的保守黨支持率偏低(自由民主黨更低),在野的工黨偏高,製造了兩黨不相上下的錯覺,然而到了投票的最後一刻,選民為了避免再度出現聯合政府的尷尬局面,毅然把票投給了最有勝算的保守黨,終於給了保守黨獨力執政的契機。

自由民主黨在二○一○年是英國政壇的甜蜜寶貝,但在二○一五年卻幾乎全軍覆沒,原因有二:一、該黨原是偏左的傳統,支持社會福利與社會正義,與工黨的精神較為接近,理應在二○一○年與工黨尋求聯合組閣,不料卻選擇了保守黨,讓該黨的選民相當錯愕。

二、自民黨在選前信誓旦旦,反對大學生付費條款,但和保守黨聯合執政後,卻食言而肥,同意將大學學費提高到每年九千英鎊(合約新台幣四十五萬元)。

雖然聯合政府改善了英國的整體經濟,並非沒有正面成績,但自民黨已在選民心目中塑造了「不可信任」的印象,導致今年慘遭滑鐵盧,可見政治信任度,在英國政壇仍是選舉的重要指標。

英國的選舉制,並不能反映多元民意,如英國獨立黨在全國共獲三百八十多萬張選票,但因在一百一十八個選區都是以當地的第二高票落選,最後只有一名候選人得以進入國會。

反之,蘇格蘭民族黨的選區全集中在蘇格蘭,在蘇格蘭五十九個選區中,有高達五十六名議員高票當選,但若換成票數計算,則共只有一百四十五萬張選票,僅達全英國選票數的百分之四點七,和綠黨的得票數(一百一十五萬張)相去不遠,而綠黨卻只選出了一名國會議員,顯得很不公平,難怪很多專家開始重提比例代表制的問題。

此一方法最早出現於瑞士,廣被歐陸國家採用,多為執政聯盟的形式,雖然有其理性根據。英國的選舉制度不太可能變更,換句話說,小眾聲音仍將持續被壓制,社會內部的衝突與張力也可能因之持續提升。

以國會議員席次來看,蘇格蘭民族黨已成英國的第三大黨,若以得票數看,則英國獨立黨儼然已有第三高的支持人數,僅次於保守黨和工黨。

雖然蘇格蘭民族黨傾向左派的社會主義,英國獨立黨追求右傾的資本主義,但兩者的崛起,卻都源自國族主義,前者的終極目標在追求蘇格蘭獨立,後者的政策則是脫離歐盟,也因此如何協調與蘇格蘭和歐盟的複雜關係,將是未來保守黨政府即將面臨的兩個重大考驗。

因此二○一五年英國大選所顯現出來的變與不變,是有助於我們觀察英國與歐洲未來政治風向的參考依據。

蔡明燁(英國/歐洲台灣研究協會祕書長)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