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田活化政策,雲林縣一年增一萬公頃的農田施作,地下抽水量增加。圖/姜宜菁
台七十八線施工後「瘦身成功」,移除九萬二千公噸土方,改以高架橋建構,減緩地層下陷程度。圖╱公路總局提供
【本報雲林訊】台七十八線終於「瘦身成功」。台七十八線雲林土庫路段受抽地下水影響,位於地層下陷嚴重區,高鐵通車後下陷情況加劇,當時外界質疑,是填平台七十八線的巨大土方「惹禍」。為避免影響高鐵行車安全,公路總局上月已完成「減重計畫」,移走土庫路段下方的九萬公噸土方,改採高架橋梁形式,有效減緩地層下陷程度,明天起通車。
台七十八線與高鐵路段交會處,因超抽地下水嚴重導致「先天不良」,再加上高鐵橋墩重量負荷和路堤本身填土超重「後天失調」,導致高鐵跨越台七十八線兩側的橋墩出現差異沉陷情況;也就是該路段呈現中間下沉、旁邊高度正常的狀況,恐嚴重危急高速行駛的高鐵行車安全。
公路總局決定針對土庫路段改建成高架,施工路段全程二百六十七公尺,就耗資近四點三億元,平均一公尺就要一百一十六萬元,號稱是「全台最貴的路段」。
高鐵去年度地層下陷監測結果日前出爐,彰化溪州路段去年沉陷三點八公分、雲林虎尾車站沉陷四點四公分、高鐵跨一五八縣道四點六公分。其中,高鐵與台七十八線快速道路跨交處,一○一年度下陷量高達七點三公分,一○二年度則有四點八公分,一○三年度下陷四點四公分。公路總局表示,改善工程完成後,地層下陷情況逐步趨緩,下陷地層甚至回升零點一七至零點八七公分,差異沉陷量也已回復至安全範圍內,高鐵危機將暫時解除。
不過,專家仍擔心今年遇上大旱,超抽地下水情況會更嚴重,差異沉陷量恐增加,影響高鐵行車安全。公路總局坦言,這一、兩個月雖有再下陷情況,但下沉量不到零點一公分,安全無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