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細細述說近九十年歲月的生活衣食住行點滴,令人感動與敬佩;自己曾經無情地誤解一代高僧的人格,感到慚愧與深深的懺悔。
大師從小到大到老、從江蘇到台灣,經歷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出生的台灣新生代,所無法想像的災難與困境。
我們僅從那無能完全表達實況的文字讀起來,都感到驚心動魄,試想身歷其中的大師,是以怎樣的毅力一一克服!要不是淡泊物質享受,要不是心中有眾生、有為教的情操和願心,任誰都很難走過那樣漫長的艱難日子。
一個人的衣食住行都可以如此淡泊地身體力行,八、九十年如一日,對名利財食睡等欲望,他還會有什麼貪求嗎?
當自己身處安逸的環境,享受微風吹拂之際,閱讀大師的誠懇自白,心中有諸多反省;當我們對實情不了解時,何以人云亦云跟著起鬨任意解讀,喪失親近的機會;要不是當年和我一樣對佛光山誤解的好友,為了求證事實勇於參加佛光山短期出家,七天的修道會改變她的所有錯誤見解,繼而報考佛學院,直至出家,她把自己親身認識的佛光山與我分享,至今我仍處於那無知的境界。
看到「貧僧有話要說/七說」描述大師的生活衣食住行,愈是敬佩大師的人格,句句感人肺腑,點滴值得我們學習。相信許多過往對大師有所誤解的人,看到此文也會動容,而改變多年的不實印象。
黃淑青(台中市/家庭主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