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人開始對佛教團體的財產一一點算時,當然會想到佛光山,因為佛館很大,給人的感覺就是我們很有錢,這是不對的想法,所以師父才會站出來講話,才會自稱「貧僧」。
佛光山是「給」出來的,所有的建設都是因緣而成,所做的事業都是為佛教、為眾生,有那麼多人每天來佛光山,他們可以禮佛,可以從佛菩薩那裡找到力量,因為他們生活得辛苦,不知道怎麼辦,如果沒有道場讓他們來,真不知道他們的人生怎麼辦。師父的內心,已經超越平常人。如果不用心去看,很難想像,做為佛光弟子,我們也應該要學習師父,像師父一樣。釋慧徹(高雄市/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