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雯華
麵線料理對我們家而言,媽媽都會讓它以各種不同的風貌出現。
正月初九是天公生,媽媽會在前一天晚上準備好豐盛的菜餚、鮮花、紅龜粿、水果等,準時晚上十一點開始拜拜。全家人都要參與,小孩會早點去睡,再叫起來拜,一家人團聚的感覺,很溫馨。
等一放完鞭炮,把供品收下來,就是大家最興奮的時刻,我們會用碗內的麵線、豆皮、芹菜、金針菇、金針、香菇等食材,共同煮成一鍋麵線湯,最後灑上我家特有的「白胡椒粉」,在寒冷的晚上吃上一碗,真有說不出的好滋味!
當家裡有人受到風寒或身體覺得寒冷時,媽媽也會用薑煮成一鍋麵線湯。還有就是家人肚子冷或經痛時,媽媽會用麻油、苦茶油加黑糖拌麵線,這也很好吃!早餐時如果覺得稀飯煮得不夠,媽媽也會用麵線拌一點油與醬油配稀飯,補充我們的熱量,讓我們很有飽足感。
全家人聚在一起吃飯,發現量不夠時,媽媽會馬上去廚房拍一塊薑加點醬油拌麵線,這可是大家都會拿碗在廚房外等待的美味。至於冬令進補的補藥湯,拿來拌麵線或麻油素雞湯麵線,就更不用說了。
現在媽媽年紀大了,已無法再下廚。自己下廚總覺得好像少了一個味道,可是媽媽說很好吃啊,哈哈!這是不是變成女兒的味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