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滿濟
四月,星星像粒粒的鑽石灑滿星空,走在「成佛大道」,仔細聽,會有各種自然的交響樂曲,如蟲鳴、蛙叫,還有風吹動林間細縫,花葉與流水合奏的歌舞。偶遇驟雨初歇時,山水是出塵的墨畫,身心是冰清的透亮,猶如憨山大師的〈山居詩〉:「雲散長空雨過,雪消寒谷春生。但覺身如水洗,不知心似冰清。」僧侶住山,靜觀自得,身心似冰清不染塵囂,但處於資訊網路的新世代,許多社會議題,你躲避不了。
《人間福報》創辦十五年,四月一日起,看到創辦人星雲大師以「貧僧有話要說」,提筆交代佛光山的「帳冊」,看到文章,心情感覺萬分的沉痛。
二○○○年,我有幸參與創辦的初始。四月一日報紙要發行了,家師星雲上人,在三月二十七日,下令指派本山書記北上支援編寫工作。一部九人坐的車,擠滿十一人。適逢假日,在三義路段塞車,長時間動彈不得,我下車走走看看。走在三義的山路,呼吸著店鋪飄出木頭的香味,望著店家的神佛群相,心裡實是焦灼。才四天報紙就要印刷上市,版面要怎麼配置,寫手要怎麼覓得,千頭萬緒,像剪不斷的一團亂線。原本應該六點就抵達台北道場,我們直到八點半才全數人員到法堂向大師報到。「還以為,你們都逃跑了!」大師幽默的化解我們心裡的忐忑不安。
大師說,明早,大家一起布置辦公室。翌日,大家看著空無一物的「空間」,不知要如何著手。大師說,道場有幫報社找到中廣他們舊的桌椅,等下會到。那一個早上,大師和所有編輯人員,一起搬桌子。七湊八拼,我們終於將不同的桌椅拼成一個大家都有位子的辦公室。辦公室所有設備,包含電腦、印表機都是撿舊的來使用,所以,每天編輯部,都有人在拍打印表機,卡紙或是印不出墨色來。大家看到佛光山的硬體設備都是金光閃閃,很少人看到這「清貧」,因為大師不喜歡寺院以破落的外觀來哭窮,更不願意出家人以清苦為清高,博取社會大眾的供養。
創辦三個月,大師每天早上坐鎮編輯部,指導每個版面,要大家改進,要大家以《福報》清淨的報導,淨化當今社會的濁流、亂流,讓《人間福報》成為媒體的「清流」。編輯群不支薪,沒一點怨言,每天起早摸黑,趕稿時,編輯把辦公室的長條桌都當床棲身。
佛教雖以和平、忍辱修身修心,菩薩柔美低眉是度眾,但為了護教,示現威怒的金剛去折伏惡質眾生,是「破邪顯正」大菩薩無畏的慈悲精神。試問那些用口水論戰的人們,你們為台灣的美與好到底付出的是什麼?佛教、出家人以文化、教育、慈善扶助社會,我們是終年不支薪的傻瓜,反觀電視的名人,你們奔波各媒體,名利雙收,又對台灣群眾做了什麼好事?佛教沒有虧欠社會大眾,我們可以封山靜修,自享安樂、寧靜,不再問天下蒼生,但是,我們心有不忍,不忍亂世苦難法界眾生。五大洲的僧侶,每天超時工作,信守著,終生用報恩的心情,把他們的青春歲月奉獻給全地球。
佛陀說,凡是無益人心的美好、清淨,皆是「戲論」。請善良、沉默的大家走出來,用你的行動守護台灣的和諧與美好。不觀看口水節目,不訂不買顛倒是非的報紙、雜誌。讓我們共同守護,以人心善良之光,驅走社會的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