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識林耀堂老師是二千年,我到《人間福報》。半年後,接下副刊,老師為副刊撰文畫圖。埋首邀稿、選稿的案桌上,林耀堂老師的文圖總吸引我的目光。畫筆素淡卻飽含內蘊彩光,人與事的描述,簡約裡有濃濃的情感。圖/林耀堂
文/滿濟 圖/林耀堂
初識林耀堂老師是二千年,我到《人間福報》。半年後,接下副刊,老師為副刊撰文畫圖。埋首邀稿、選稿的案桌上,林耀堂老師的文圖總吸引我的目光。畫筆素淡卻飽含內蘊彩光,人與事的描述,簡約裡有濃濃的情感。
十多年的歲月似水而逝,再相逢是在鶯歌的窯場。藝廊件件繽紛的瓷器,山水、現代畫元素的滲入,讓我大開眼界,畫與瓷,在平面與立體之間,激起的共生共舞那樣的美麗。
人是最美的風景,這是我旅行幾回最動人的記憶。原野再蒼茫,海天再湛藍,都不及旅途上,路人一句有溫度的話語。就像我在吐魯番遇見維族的小女孩,收下我的小結緣品,開懷地跳著維族的舞步。那時,宗教、人種、地域等消失,我們在相知裡,快樂相逢又快樂說再見。
林耀堂老師為埔里的人與事作畫,他一貫的謙遜,說他的畫,不是什麼偉大的畫作。畫畫,我是不懂,對於偉大,我有一點粗淺體會:一個人專心致志作一件事,不計較利益、思量得失,純淨之心即是偉大。
如果說,語言文字是上天灑下的清泉,那麼藝術、繪畫是上天開擘的海洋。一幅畫勝過文字、語言的累贅,筆畫方寸間,一生的風華、光輝盡在勾勒中。
林耀堂老師把這次畫展定位為:把每個人視為明珠,發掘他們內在的光明。他們不是大人物,只是市井小民,當他們集體被看見時,就像珍珠照亮埔里的天空。每個人都是一顆明珠,禪門中的茶陵郁禪師在橋上摔了一跤後開悟了,寫下一首千古傳唱的詩偈:「我有明珠一顆,久被塵勞封鎖,而今塵盡光生,照破山河萬朵。」林耀堂老師的每一個人物都是一顆發光的明珠,能看到他人內在有明珠之光的人,他必然獨具慈心、慧眼。
藝術工作者也許承載著無數孤寂,但他們卻是能與永恒同在的巨人,他們為人類打開的天地,讓我們相信:如果還有藝術存在的一日,再庸俗的世間,依然有光有愛有希望。
埔里的「明珠人物」只是起點,擁有藝術之手與慈悲之心的林耀堂老師,相信,今朝明珠撒下,日後,他的彩筆,會為我們帶來無量的的星月,無邊的山河。
藝文訊息
林耀堂
「吾鄉人物肖影」版畫展
時間:2014年10月18日至10月30日
地點:南投縣埔里藝文中心
田園藝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