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早安財經
對網路資訊貪得無饜的消費者,成了哲學家丹尼爾.丹尼特和認知科學家史蒂芬.平克所說的「資訊雜食者」─也就是頻頻上網、對網路資訊飢不擇食的動物。
不過,上網搜尋資訊的新鮮感正逐漸消失,當無窮資訊唾手可得,許多人早已練就一身好本領,知道如何在網路上找到自己想要的資訊。
以牛津男孩來說吧,他只是待在房間裡,就能跳過學校、教會和鄰居,跟遠在幾千哩外的女孩直接聯繫。賽克斯頓發現,這位男孩曾上過自殺網站,很可能這兩位青少年都有過輕生念頭,才會在網路上認識。
不只是這兩位青少年如此。當警方想要儘快找到他、試圖縮小搜尋範圍時,同樣也是跳過正常程序的管道,改用Google搜尋引擎找人。
今天,在網路上搜尋資訊時,我們變得更沒耐性。根據網路專家杰柯柏.尼爾森(Jakob Nielsen)在二○○四年進行的調查顯示,我們當中有百分之四十的人會先造訪網站首頁,然後再點選想要的資訊;四年後,這個數字下降到百分之二十五─這表示,我們已經知道如何直接連上我們想要的內容。
美國人只用一個單字來搜尋的次數,占搜尋總數的比例從二○○四尼的百分之二四.五,滑落到二○○九年的百分之二○.四;同一時間期,同時搜尋三個單字以上的次數,則逐年成長。
可見,我們早已不只是「資訊雜食者」,根本已經進化成了無情的「資訊掠食者」。我們用老鷹般的姿態,在網路上精準取得自己想要的資訊,並進一步加速主流文化的式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