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專題 重返絲綢之路 貫通亞洲與世界 |2015.04.04 語音朗讀 1551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規畫近六十個國家參與支持的「一帶一路」政策,目前已有五十多個國家明確表示參與意願,中國大陸經濟將在今年正式開啟區域協同作戰。圖為浙江寧波港北侖穿山港區集裝箱碼頭。圖/中新社 歷時十五年的申報過程,歷史文化名城敦煌機場日前獲國務院批復同意對外開放。這個過去是古絲綢之路的咽喉要道,開通後將串起陝西西安至新疆烏魯木齊二千多公里的絲綢之路空中國際走廊。圖/中新社 「一帶一路」政策帶動絲綢之路熱潮,各地舉行歷史文物展,像是在南京舉行的海上絲綢之路九城市文化遺產精品聯展,展出內容包括瓷器、玉器、珠寶、銅器、船模等五百多件文物,其中不乏國寶級文物。圖為泉州灣宋代海船復原模型。圖/中新社 甘肅省博物館與內蒙古博物院也聯合舉辦「草原絲綢之路」文物珍寶展,展出二百多件風格獨特的金銀、玉、青銅器、玻璃、寶石、陶瓷器、絲織品等跨越數千年的各類文物。圖/中新社 古代透過絲綢之路,將中國的油燈帶到了世界各地,日前福建省海峽民間藝術館呼應「一帶一路」政策也舉行古油燈展。圖為明代青釉三孔壺口油燈。圖/中新社 【本報綜合報導】日前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於二○一五年博鰲亞洲論壇開幕式上正式宣告「一帶一路」經濟戰略,官方也公布《願景與行動》說明政策細節,讓這個從二○一三年出訪中亞和東南亞國家期間所提出的構想正式上路。 所謂「一帶一路」(One Belt & One Road)指的就是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二十一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大陸希望在已有基礎上,推動沿線各國實現經濟戰略相互對接、優勢互補。 目前,規畫近六十個國家參與的計畫,已有五十多國明確表示參與的意願。新華社報導,這意味著,在歐亞大陸上至少有一半的國家願意參與,而且參與國家的數量還在不斷增加。 重回當年全球第一 「一帶一路」的構想源於「絲綢之路」概念,眾所周知「絲路」是西漢時期張騫從長安(西安)出使西域、東漢時期班超出使西域以洛陽為起點所開闢的行商通道,途經河西走廊、塔里木盆地,連接波斯灣國家,最後到達歐洲及非洲。問題來了,為何大陸推廣新經濟戰略想到借用「絲綢之路」為名? 為了讓一般民眾及年輕族群看懂這個影響未來至少十年的經濟藍圖,陸媒不斷以「短片」、「插畫」……等工具,讓大家一分鐘或三分鐘看懂「一帶一路」。其中一篇名為〈一圖看懂新絲路〉轉載熱烈,圖片搭配文字對於為何要借用「絲綢之路」,解釋得非常清楚。 文中寫道,遠在「絲綢之路」時代,從古中國到古羅馬長達七千多公里,很難想像當時的人們居然能開拓各種交通路線,包括陸上、海上、森林、沙漠……等。最重要的是當時中國的絲製品搶手,一磅絲綢能換到十二兩黃金,連埃及豔后都是中國絲綢的愛用者,而且中國當時的經濟總量占全球兩三成,是「常年不可撼動的No.1」,文中搭配表格列出從西元一五○○年開始到一八七○年中國GDP總量占全球GDP的比例,還幽默地說:「穿越到那個時候,『中國夢』就成了!現在我們發展的形勢很不錯,但內憂外患也不少。」言下之意期許這個經濟藍圖能讓中國經濟成長回到當年的全球第一。 摒除疑慮樂觀前行 文中也寫道,為了解決「內憂外患」,想起了絲綢之路的沿線國家。因為這塊區域人口約有四十六億,占全球人口百分之六十三;經濟總量卻只達二十一萬億美元,占全球百分之二十九,許多國家基礎設施仍缺乏,也有資金問題,剛好中國大陸目前處於產能過剩、資金無虞狀態,既可解決內部問題,又能創造經濟成長。 事實上,自「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外界仍有許多疑慮,認為中國推進「一帶一路」的目的是保障資源和能源供給,懷疑是要打造新版「馬歇爾計畫」,也使得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博鰲論壇演講公開宣告,這個計畫不是「獨奏」,而是沿線國家的「合唱」;不是要替代現有地區合作機制和倡議,而是要在已有基礎上,推動沿線國家實現發展戰略相互對接、優勢互補。 根據新華社報導,未來五年,中國進口商品將超過十萬億美元,對外投資將超過五千億美元,出境旅遊人數將超過五億人次……也引用法國前總理德維爾潘的說法指出,「一帶一路」是從經濟角度對國際經濟合作所做出的「中國式規畫」,認為歐洲應充分把握這個機會。 無論如何,可以確定的是中國大陸想重返絲綢之路商業盛況的決心與步伐不會停下來。 前一篇文章 產業典範 建材業楷模金隅集團 APEC藍下唯一可開放生產 下一篇文章 一帶一路專題 俄語人才需求增加 熱門新聞 01台中新社花海 重現經典卡通2025.11.0602佛光佈教師、友愛服務隊 精進行佛2025.11.0603WTA、ATP年終賽 獎金創新高2025.11.0704《365日》贈嘉義香湖國際大飯店 佛光人結書香善緣2025.11.0605【生活快門】 喜見採茶女2025.11.0606日中文化藝術季 大阪佛光合唱團獻唱2025.11.0607水星室內樂團表演 中美寺傳遞愛與和平2025.11.0608【牽手一生】 最深的愛是 我陪你2025.11.0609健保補充保費變革 政院急踩煞車2025.11.0710【島嶼拼圖】乘著秋風入寶山: 走訪漯底山自然公園2025.11.06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文創之旅】打開西夏學的金鑰匙【大陸產業發展】 安溪種茶賣茶 靠智能、看數據【文創之旅】徐州的漢風楚韻【大陸社會觀察】 天塹通途 山鄉巨變 世界第一高橋花江峽谷大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