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化縣衛生局三位稽查人員於執行例行專案時,眼尖發現製粉廠有工業用原料,因此揪出大黑幕;業者把工業用碳酸鎂加入胡椒粉等調味粉,甚至GMP藥廠製造的胃散、止咳散也摻用,學者專家與醫師痛批。衛福部未確實管理工業原料與食品原料,從食品到藥品管理均破功,嚴重失職。
彰化縣進興行等三家製粉廠被查獲以工業用碳酸鎂添加在胡椒粉、蒸肉粉、五香粉和食用紅色素中,業者辯稱這是家傳配方,已賣了三十年。
檢調進一步偵查發現木村、正長生化學製藥等GMP藥廠的胃散也違法添加工業級碳酸鎂;老字號鄭杏泰中藥製劑GMP廠委託人生製藥代工胃達樂系列,也被查獲使用工業級碳酸鎂。由於工業級與食用級碳酸鎂價差高達五倍,不肖業者為賺取暴利而不顧消費者健康,令人心寒。
碳酸鎂為白色或黃色固體結晶或晶體粉末,分為食用級與工業級,前者主要用於防潮,後者作為運動選手使用的止滑粉、橡膠塗料與防火塗料。專家指出,碳酸鎂不具毒性,但工業級原料很危險,由於純度不純,可能含有重金屬;會導致過敏,長期或過量使用和接觸,可能影響中樞神經系統,造成心肺功能紊亂。
彰化縣衛生局稽查黑心胡椒粉,又發現胃散、止咳散也出問題,立即要求廠商回收、下架所有出包的黑心產品,這都可些歸功於彰化縣衛生局三位明察秋毫、認真負責的稽查員,發現角落牛皮紙袋有「工業用」三個字,進一步追查,因而掀開一連串黑幕,小兵立大功。這三位稽查員儘管缺乏經驗,卻能主動發現問題並蒐證,由此可知道公務人員只要細心認真與負責,即可造福人群。
從黑心胡椒粉延燒到胃散的毒藥品風暴,顯示衛福部在食品與藥品管理方面漏洞百出,不僅執行不力,甚至法令本身都沒有明確規範。針對此案,衛福部研究後才發現,對於違法使用工業級化工原料的藥廠,竟無法可罰,荒謬至極。由於法令存在極大漏洞,在利之所趨下,黑心業者當然大鑽漏洞。
工業用化工原料不能當做食品,按理不應做為藥品原料。但國內現行法規卻標準不一。經過一連串食安風暴,《食品安全管理法》一修再修,最高可罰兩億元,相對地,劣藥犯行最高僅罰三十萬元,立委質疑,國內法令對食品與藥品的罰責差太多,建議修訂《藥事法》,比照《食品安全管理法》提高懲罰刑責,才能發生嚇阻作用。
從去年黑心油風暴後,國內又陸續發生黑心豆芽菜、豆干、潤餅皮、海帶等,現在連胡椒、五香粉都淪陷;甚至民眾常吃的胃散、止咳散也出現工業用化工原料,衛福部對於食品與藥品的管理幾乎全面失守,只能用一個亂字形容。
為避免工業用化工原料到處流竄,進入食品與藥品中,衛福部必須加快腳步修訂法規,從源頭加以控管,並嚴刑重罰加以嚇阻。然而,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要減少這類黑心事件,有賴更多民眾主動檢舉,才能真正發揮嚇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