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六年總統大選,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已成為綠軍唯一一顆太陽,並且已進入戰鬥位置;反觀藍軍,九合一大選幾近潰敗後,士氣始終沉在谷底,如今連誰將披掛上陣都喬不定。
國民黨目前的問題不僅僅是要喬出選總統的人選,對於是誰能出線?
同樣難擺平,目前台面上的人選包括黨主席朱立倫、副總統吳敦義及立法院長王金平等。
而朱立倫已多次說過會把新北市長做好、任期做滿,等於是表態不會參選,但其名調及聲望目前在黨內都是最高者,由他來擔任帶領小雞的「母雞」應該是最為恰當。
吳敦義是最早展現選總統的「雄心壯志」,同時從各方解讀,應該也是馬總統最屬意的接班人,無奈至今民調都屬於後段班,加上大環境氛圍對藍營不利,因此連他自己也有打退堂鼓之意。
王金平則是被「拱」出來的,雖然他在立法院「喊水會結凍」,自己當然也想待在立法院當「龍頭」,不過,要連任院長必須再當立委,如果選擇不分區,必須黨中央配合修改黨章,否則只能跳下去選區域立委,這兩個選項都有難度。
況且就算他再續立委職,若國會藍營不過半,他也只能當個「陽春」立委,對他來說是情何以堪的,因此才有人勸進他參選總統。
朱立倫的表態雖然沒說死,但自己跳出來選就必須承擔「輕諾寡信」的包袱,加上大環境因素不佳,缺席是可以理解的。如果國民黨非他代表不可,只能上演「斯人不出,奈天下蒼生何」的「拱朱」戲碼,才能解套。
對王金平來說,選總統可能是來自周遭人的「提點」與「靈感」,以他的冷靜及在政壇「打滾」的經歷,不會不知道此刻出來參選總統的難度。
加上馬王之爭餘波未息,馬豈能容忍他代表黨參選,因此參選與否,自當小心翼翼、步步為營。
陳忠賢(台北市/媒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