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一份網路行為調查統計,八千九百一十位學生近兩成兒少屬沉迷網路高風險族群,百分之十二點一國小學童,百分之十九國中生,及百分之十五點九高中生沉迷線上遊戲的虛擬世界中。兒科醫學會昨天呼籲,家長應該重視兒童健康與親子互動,每天娛樂性的3C產品使用不應超過兩小時、單次不應該超過三十分鐘;而兩歲以下的幼童最好完全別接觸,以免傷害兒童的身心。
四歲男孩小宇,父母都利用智慧手機和平板電腦讓他安靜,沒想到小宇越玩越久,除玩手機,做任何一件事都不能專心超過三分鐘,不吃飯不睡覺。
兒科醫學會副秘書長葉國偉表示,網路世代是個普遍現象,平時查房時發現,一、兩歲小孩住院無聊,父母就給他平板電腦或智慧型手機,還頻頻稱讚孩子會玩電腦「好棒」、「是天才」。年紀這麼小的孩子玩3C,雖然還不到病態,但時間愈久,親子互動愈少、學習其他技能知識的機會也愈少。隨著年紀增長,會影響視力、專注力、上課分心、甚至過動,甚至情緒暴躁、焦慮,最後成為一種病態。
「網路遊戲成癮」是新興精神疾病。成癮程度愈嚴重,患者容易頭疼、失眠、肌肉麻木痠痛、眼乾、視線模糊等;心理上也會疑神疑鬼、有敵意,自我認同感、幸福感愈低。有些孩子迷上線上遊戲,持續強烈刺激腦中的報酬迴路,導致迴路功能失調。
葉國偉強烈建議,不應讓兩歲以下幼兒注視任何螢幕,年紀較長的孩子,應該由父母和孩子達成共識,規範時間,或者一起觀看,有助親子溝通,避免孩子網路成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