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其偉畫自畫像不是對著鏡子,而是用速寫掌握自己的性格與特徵,跳開身軀隨性而括約地畫出內在的自己。
圖/國美館提供
【記者郭士榛台北報導】站在鏡子前看自己,是否會省視、定義、甚至看清真正的自我?
國立台灣美術館即日起至一○五年一月三日,推出「我的隱藏版—自畫像」教育展,展出藝術家席德進、劉其偉、劉文瑄、蕭筑方、黃心健與周慶輝等人的典藏作品,及青年藝術家廖堉安現場裝置自畫像系列作品,期望觀眾透過展示,去理解和探索增強自我概念和成就感。
「我的隱藏版—自畫像」總共展出七位藝術家十五幅作品,探索「我是誰?」這個概念,策展人吳麗娟指出,「自我凝視」、「自我認識」的自畫像傳統發展,以國美館典藏作品以及部分邀展作品,共同組構出一個提供觀眾藉由藝術家的自畫像深刻了解「藝術家怎麼觀看、省視自己」的展覽。
吳麗娟表示,其中席德進的兩幅風格完全不同的自畫像,一幅〈自畫像〉是去美國留學受到普普畫風影響,在鏡前畫的自己卻沒有面貌,因為性向問題一直困擾他,鏡中自己是否就是我,找不到自己的定位,凸顯了此時期自我認知上的情感矛盾;另一幅是晚期的〈自畫像〉,傳統寫實的作品,畫中展現席德進堅毅、驕傲的神態,感受他「即使不被了解卻也傲然的勇敢坦率」。
劉其偉是畫家兼人類學家,喜愛水彩畫和混合媒材創作。他的自畫像既不威嚴也不說教,比較多的是戲謔與自嘲。
他畫自畫像時,不是在畫架旁豎起鏡子為自己畫像,他用速寫掌握了自己的性格與特徵,像是抬頭紋與經典的八字鬍已成他的正字標記,他是跳開劉其偉的身軀隨性而括約地畫出內在的自己,舉凡感嘆小丑人生的心情、身為老師的角色詮釋等,都是他的自畫像,流露著率真的童趣。
〈我是劉米亞〉這件作品,源自藝術家劉文瑄在留學時期於紐約古根漢美術館擔任售票員的工作經驗。因為這份工作,每天接觸到來自世界各地的觀光客,他們用十八塊美金換一張門票,通往古根漢這個藝術聖堂。
劉文瑄也興起自己的作品有一天能在古根漢美術館展出的夢想念頭,於是動用了一萬二千張空白的門票,以「I am Mia LIU」的英文簽名動作取代了「塗畫動作」,再將這些簽好名的門票,折疊出裝置藝術,完成她藝術家的願望。
「我的隱藏版─自畫像」現場除了設有自畫像互動展示區,亦設置「俄羅斯娃娃」遊戲式互動體驗區,希望透過改變民眾觀展時的肢體姿勢,刺激全身感官,促使觀眾展開對自我的探索,充分傳達「藝術並沒有標準答案」的開放性探索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