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二度進出感化院的石欣憓,在理髮業中找到自我價值。圖/張榮祥
【本報台南訊】「我一度很徬徨,直到在理髮中找到自己的價值。」二度進出感化院,曾是太妹的石欣憓,平靜說著過往,好像在講別人的故事。
石欣憓來自單親家庭,因母親要還債,把她交給外公、外婆扶養,讓她從小就很孤獨,母親也幾乎沒拿錢回家,從國中起的食衣住行及學費,都得靠自己四處打工張羅,加上年少叛逆,自然成群結黨在外廝混。
「我曾進出二次感化院,全因結黨偷竊及傷害才被關進去。」石欣憓提到國中及高中時翹課鬼混被關,清秀臉龐帶著笑容,讓人無法置信她竟有這一段過去。
石欣憓15歲起就到傳統理髮店當洗頭妹,看不見未來,也學不到技術,她選擇離開,一度北上到科技廠當作業員,卻也不知未來會如何,直到有天她想到不能再這樣下去,決定揮別過去。
「重新開始的第一件事,就是斬斷過去。」石欣憓拒絕和年少時期鬼混的朋友再聯絡,接著就是找工作,她沒學歷、也沒專業,每天翻報紙,找了1年多,依舊沒有著落。想著想著,有天她看到連鎖的米蘭髮型徵才,想起自己曾當過洗頭妹,就鼓起勇氣去應徵。
說也奇怪,石欣憓像是天生吃這行飯的,透過制度學習,她不到1年就從洗頭妹升為設計師,6年後成為米蘭髮型的店長,掌管多名員工,還得教授如何理髮。
石欣憓從理髮中找到自己的價值,和同事聊天,開心時總喜歡吐舌頭,讓人不覺得她早已過了三十而立之年,最重要的是,她對和自己類似處境的人,有著同理心,特別關注,想要幫她們找到人生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