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林森北路一百三十三巷這棟違建,從三樓加蓋到五樓,隔成套房出租,從旁邊看都是鐵皮蓋成的。屋主在昨天下午大限前趕工完成改善,經勘察確認後解除列管。圖/高宛瑜
【本報台北訊】台北市府公布二百二十六戶有公安疑慮的頂樓加蓋違建,今天是自行拆除最後期限,至昨天下午,二百二十六戶都已自行改善完畢,經過勘察確認後解除列管。北市府不必動用工人和機具就將違建改善完成,寫下「全壘打」紀錄。
台北市長柯文哲在今年一月南港興中路違建大火燒死一人後,要求建管處公布民國八十四年以前建成、頂樓加蓋且室內隔成三間房間以上的既存違建名單,共有二百二十六戶,並限期三月二十日前屋主須自行改善,否則將拆除。
所謂的改善,指的是依「台北市違章建築處理規則」規定,改善到兩個單元(房間)以下,就恢復沒有危害公安的既存違建,不列入優先拆除行列。
柯文哲的鐵腕作風收到成效。台北市建管處副總工程司邱英哲說,不少違建屋主原本持觀望態度,還詢問「為什麼不能拆到剩三間」。直到拆除大限一周前,約只有五成自行改善,但隨著期限將至,多數屋主紛紛趕工,一周內改善戶超過百分之九十五。
原本到了二十日仍有八戶未改善,建管處人員周末加班,本已排定今天起就要對未改善違建派員強制拆除,但最後周末陸續有違建戶完成改善,並主動通報建管處,昨天再解除四戶列管。
剩下的四戶分別為中山區林森北路一三三巷、一一二號、南港玉成街二十五巷、大安區富陽街一五七巷,建管處人員昨下午一一訪查,確認四戶已全數改善完畢經過勘察確認後解除列管,將不會對違建戶進行強制拆除。
其中,位於林森北路一三三巷的違建戶面積最大,有五十三坪,一直到昨天下午工人仍在趕工。據了解,這戶加蓋的四樓原本隔成七間套房、五樓隔成五間套房,遠超過北市府規定的一層樓兩個房間,上周才動工改善。
屋主王先生說,他買這棟房子四十年,原本室內就有隔間,一直空著沒用,直到最近有宵小入侵,他認為要有人住,才花百萬元整修完畢打算出租。他說,法令要求他怎麼做,他就遵從,沒有反駁的餘地,「法律不可打折」。但他也忍不住抱怨:「違建這麼多,拆得完嗎?政府應該要想為什麼這麼多人要住違建?」
建管處人員透露,以前有不少議員接獲違建戶陳情時會來「關心」是不是查錯了,但市長柯文哲一句「誰來關說都沒用」,減少他們以往處理違建時的阻力,違建戶也知道市長這次是「玩真的」,不敢再拖。
即使有議員來詢問,只要建管處人員拿出證據,議員還會反過來說服民眾改善,甚至連不是在列管的二百二十六戶內的違建戶,有些也因此自行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