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葉慈 差點來台灣教書

 |2015.03.16
1015觀看次
字級

【本報台北訊】今年是愛爾蘭民族詩人葉慈誕辰一百五十周年,台灣愛爾蘭研究學會昨舉辦葉慈演講會,五名愛爾蘭參議員也到場聆聽。台大外文系教授高維泓透露,葉慈曾獲邀到台北帝國大學(台灣大學前身)講學兩年,年薪約新台幣二百四十萬元,差一點就成行。

葉慈一九二二至一九二八年間擔任愛爾蘭參議院議員外,一生都在寫詩,長達五十餘年,一九二三年獲諾貝爾文學獎。

高維泓說,從現存文獻中發現,日據時期台北帝國大學文政學院教授矢野峰人,曾在一九二六年前往英國牛津大學留學二年,結識葉慈。矢野一九二八年離開英國回到台北帝大,開辦「西洋文學講座」取代「英國文學科」。

高維泓說,葉慈對東方文化很有興趣,且和他的畫家父親一樣傾心於日本美術。一九二九年,矢野向校方爭取經費,計畫邀請當時已獲諾貝爾文學獎的葉慈到台北帝大講學兩年。根據兩人的往來信函,葉慈一周授課八小時,年薪一千英鎊(約值現在英鎊五萬元,含旅費),並由校方提供住宿。但葉慈的兒子當時生病,他的太太反對先生遠行,葉慈只好放棄。

高維泓說,對於無法前往,葉慈覺得「鬆了一口氣,但又很失望」。「鬆了一口氣」的原因,除顧慮家人健康,生活環境的巨大變化可能也讓他倍感壓力;失望則是因無法親身體驗東方文化,錯過了或許能成為創作靈感來源的體驗機會。

高維泓說,一九四五年日本戰敗後,矢野把和葉慈聯繫的郵件都交由台灣友人代為保管。「如果沒有軼失,葉慈的親筆信或許仍在台灣某處,等待重見天日。」高維泓猜測,這些往返信件可能存放在曾和矢野頻繁通信的文學家楊雲萍處,近日將於台大圖書館「楊雲萍文庫」中搜尋。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