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藏文化 都市新時尚 |2015.03.14 語音朗讀 951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青海省西寧市的民眾在西寧中心廣場跳起「鍋莊舞」。 圖/新華社 來自西藏的學生花了人民幣一千兩百元,買了藏式風格的飾品和壁紙,讓宿舍走西藏風格。圖/中新社 西藏話題也拍成電影,大陸勵志電影《永不放棄》就是改編自小說《西藏的孩子》。圖/中新社 【本報綜合報導】簡稱「兩會」的全國人大和政協年會一直是大陸每年政治議程中重要的活動,也是媒體關注和報導的重點之一。今年除了經濟、反貪腐、環保等議題外,西藏問題又搬上檯面。 據《南華早報》報導,自治區黨委副書記白瑪赤林在人大分組會議上,回答媒體提問時說,達賴不轉世是褻瀆藏傳佛教,轉世是尊重中央政府的權力……引起各方議論,《紐約時報》中文版於日前刊登一篇名為〈中國要求達賴喇嘛必須轉世〉的評論,成了當天點閱最熱門的文章,文中寫道︰「中國共產黨領導人生怕達賴喇嘛沒有來世。擔心程度之高,以至於官員們本周多次警告達賴喇嘛,他必須轉世,且要按他們的條件來轉世。」 文化交流不知不覺 政治問題糾結難解,生活與文化交流卻在不知不覺中。新華社報導,平均海拔超過四千公尺、嚴寒缺氧的青藏高原,是藏族人生活的主要區域之一,高山大川的阻隔,造就了獨具特色的藏文化,但近年來,隨著交流,傳統藏文化開始走出雪域高原,逐漸成為都市人生活中的「新時尚」。 鍋莊舞是其中一項。記者採訪家住青海西寧的漢族大媽王慧珍,她每天清晨總要約同社區的「老閨蜜」一起到西寧中心廣場跳鍋莊舞。 這股風潮多年前開始風行,當時跳舞的民眾說︰「鍋莊舞曲古樸穩健,節奏明快,讓人很放鬆,尤其是廣場大眾鍋莊,隨意又不拘束,大家圍在一起有說有笑地跳個幾曲,感覺真的很好。」現在王慧珍也說︰「我是從前年開始學跳鍋莊舞的,很快就喜歡上它。鍋莊舞是好多人圍成圈在跳,可以邊跳邊唱邊聊天,特別熱鬧。」 鍋莊又稱「果卓」、「歌莊」,是藏族傳統舞蹈之一,二○○六年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原分散於西藏昌都、那曲,四川阿壩、甘孜,雲南迪慶及青海、甘肅的藏族聚居區,由於動作簡單,節奏輕快,在中國大陸不少城市中受到中老年人的喜愛。 其實這種舞蹈分古舊鍋莊和新鍋莊,前者帶有祭祀性質,受宗教界和資深長輩喜愛;後者的歌詞、舞姿比較靈活,能反映生產勞動和農牧業生產的發展、經商貿易活動等,受到年輕一代的青睞。 聽草原歌放鬆身心 除了舞蹈,還有音樂、戲劇。上世紀九○年代以來,在中國大陸的流行音樂中,有不少以藏區生活為題材並吸收了藏族民歌元素的歌曲,《回到拉薩》、《嚮往神鷹》、《遇上你是我的緣》等,一直以來是KTV中點播率頗高的曲目。「城市中生活壓力大,經常聽聽藏族風格的歌曲,就好像在大草原上散步一樣,能舒緩情緒,放鬆身心。」家住青海西寧的白領上班族周婧說。 二○一四年,青海玉樹藏族自治州民族歌舞團根據倉央嘉措情詩改編成《愛情的證悟》歌舞劇,先後在上海、北京等城市演出,受到觀眾熱烈支持。在北京工作的楊瑩雪看完後,在個人微博中寫道︰「沒想到古老、神祕的藏文化,能透過歌舞劇展示出來。從中感受到的是信仰的力量,是堅守的執著,是對永恆的追尋。」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 最近幾年,在不少城市中,新藏式餐廳開始流行。二○一二年,未滿三十歲的公保昂江,辭掉企業的工作,和朋友到西寧開了家「藏餐吧」,開張後生意火爆。公保昂江告訴新華社記者,為因應都市人對健康飲食的追求,他和朋友將傳統藏餐做了改良,推出多款低脂肪、低熱量的新式藏餐。 來自湖南、在西寧工作的劉俊梅是餐廳常客。據她說,來訂餐的最少三分之二都是漢族顧客,「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在藏餐吧除了吃藏餐,還可以聽藏族音樂,看藏族唐卡畫,感受藏文化的那種寧靜和安詳。」劉俊梅說。 前一篇文章 西藏變與不變2 喝茶傳統悄改變 下一篇文章 西藏變與不變1 藏香堅持手工製 熱門新聞 01WTA、ATP年終賽 獎金創新高2025.11.0702台中新社花海 重現經典卡通2025.11.0603佛光佈教師、友愛服務隊 精進行佛2025.11.0604《365日》贈嘉義香湖國際大飯店 佛光人結書香善緣2025.11.0605【生活快門】 喜見採茶女2025.11.0606水星室內樂團表演 中美寺傳遞愛與和平2025.11.0607健保補充保費變革 政院急踩煞車2025.11.0708日中文化藝術季 大阪佛光合唱團獻唱2025.11.0609【牽手一生】 最深的愛是 我陪你2025.11.0610再闖WTA年終賽 謝淑薇力拚第2冠2025.11.07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文創之旅】打開西夏學的金鑰匙【大陸產業發展】 安溪種茶賣茶 靠智能、看數據【文創之旅】徐州的漢風楚韻【大陸社會觀察】 天塹通途 山鄉巨變 世界第一高橋花江峽谷大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