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貴的台灣文化記像】李仲生 創造「精神空間」抽象美

文/黃長春 |2015.03.13
3816觀看次
字級
影像中充滿了詩意與哲思的氛圍,引人進入李仲生所創造的「精神空間」中。攝影/李賢文 圖片提供/雄獅美術
牆上、地上、桌上與畫板上的抽象畫之縱逸色彩與疾馳線條,使兩坪不到的陋室遼闊無垠。攝影/李賢文 圖片提供/雄獅美術
牆上、地上、桌上與畫板上的抽象畫之縱逸色彩與疾馳線條,使兩坪不到的陋室遼闊無垠。攝影/李賢文 圖片提供/雄獅美術
牆上、地上、桌上與畫板上的抽象畫之縱逸色彩與疾馳線條,使兩坪不到的陋室遼闊無垠。攝影/李賢文 圖片提供/雄獅美術

文/黃長春 攝影/李賢文 圖片提供/雄獅美術

影像中,一間兩坪不到的陋室,似乎關不住牆上、地板上一幅幅抽象畫上的縱逸色彩與疾馳線條。它們像是宇宙射線般地,高速衝出相框之外,而使得這間斗室熠熠生輝,氣勢磅礡,形成了一個遼闊無垠,可無盡延伸的「精神空間」。三十七年前(1979),《雄獅美術》月刊為製作「李仲生特輯」,由發行人李賢文所攝得的這幀影像,讓我們不需言傳,就能心領神會照片中,這位背對著我們的畫室主人──李仲生的心象世界。

被譽為中國現代繪畫先驅的李仲生(1912-1984),來自廣東韶關富有的書香世家,寫得一手好字,早年留日期間,不僅練就素描寫實的好功力,亦接受西方前衛藝術思潮的領洗。

博覽群書、學貫中西的他,一九四九年來台後,投入現代繪畫教學的同時,亦於報章雜誌大量發表藝術評介文章,吸引不少青年學子向他學習。一九五五年,因受白色恐怖與風溼病的困擾,避居彰化。這一組李仲生的照片,是在他六十八歲自彰化女中退休的那一年所攝得的。

從江春浩載於「李仲生特輯」(《雄獅美術》月刊105期,1979.11)〈不嫌孤寂不嫌寒──李仲生採訪記實〉一文中,我們似乎得到了影像之外的更多訊息。

他提到,當採訪小組一到八卦山坡上彰化女中教職員宿舍二樓時,一股嗆鼻的尿騷味撲鼻而來,接著就是鄙陋的衛浴室呈現在眼前。右轉經一道幽暗的,兩側隔成四、五間小房間的長廊盡頭,才來到了李仲生那早已被畫具、畫紙、畫作漫天塞地的小斗室。

當李賢文拿起相機,欲拍攝他創作的情景時,他趕緊將腳上沾滿灰泥的拖鞋脫掉,換上白淨的長統襪與光亮的黑皮鞋。或許是沉醉於藝術創作的關係吧!一位富家子弟,居然能在如此刻苦的環境中,度過了三十個年頭。

一幀李仲生坐於長廊盡頭的影像,因窗外夕陽餘暉所營造出的逆光效果,充滿了詩意與哲思,令人隱約感到他以凝視著攝影師的視線,引導相片之外的我們,進入他所創造的「精神空間」。所謂的「精神空間」,就是他不以具體、說明性的技巧,而是純然以創造性、抽象性,超越國界的心理語言,來繪出宇宙律動不具形像的抽象美。對此,李仲生有精闢的詮釋:

「宋江殺妻」是描寫宋江聽到妻子不守婦道消息時,氣急敗壞從老遠的異鄉趕回家,直奔樓上和她理論,最後把她殺死的情景。若按電影的做法,必安排宋江從遠地歸鄉,路經山川河嶽的外景拍攝。回到家時,也會有屋內布景與道具的陳設。這樣的拍攝方式,和西方文藝復興至印象派繪畫,以具體說明性技巧及寫實表達方式類似。

但國劇是在一個空蕩的舞台上表演。它使用的是高度單純化、暗示性和象徵性的技巧。觀眾有時會渾然忘我地,為它那幾乎接近抽象藝術美的創造所著迷,而忘記了宋江的動作原來是在象徵著趕路、敲門和上樓哩!然而它表現出來的空間幾乎和現代繪畫所表現的「精神空間」相同……就算不懂劇情歷史事件的洋人,也能感受國劇在唱工(歌藝)與作工(動作與表情)的藝術美。(節錄、編輯自李仲生〈論現代繪畫〉,《雄獅美術》月刊,「李仲生特輯」105期,1979/11)

李仲生以如此精準條理的文字,來闡述分析美感體驗的直覺感受,殊屬不易。更重要的是,他以中西文化及不同藝術領域,來比較說明何謂現代繪畫「精神空間」的抽象美,令人一目了然。我不禁佩服他的博聞閎覽。若時間能倒流,我也想拜他為師哩!

展覽訊息:

【異教式的藝教─李仲生的創作及其教學展】

˙中華文化總會文化空間(展出李仲生作品):

3月21(六)─5月24(日)

˙南海藝廊(展出李仲生學生作品):

3月21(六)─5月10(日)

參考資料
陶文岳著,《抽象前衛李仲生》,雄獅美術出版,二○○九年十一月。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