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江澤涵
人這一生走的路再多,說白了就一條——人生路。按說一個人一條路,歸一下類,大致就四條,先舉四個代表:
呂布,亂世第一勇將,可惜他「有奶便是娘」,屢叛歷任上司。被曹操活捉後,他再次投誠。曹操一想到他殺丁原、斬董卓、奪劉備地盤,立刻絞殺了他。
郭靖,看似木魚疙瘩一個,但心地忠厚,受人喜愛,又很知足,降龍十八掌和《武穆遺書》,窮畢生之力,精益求精。走到後來,比人快,也比人遠。
周瑜,一代儒將,文韜武略,與諸葛齊名;有魯、黃、程等一班赤膽忠誠的戰友;三十之年,望重江東。可嘆落得個心狹氣死的下場。
愛因斯坦,大腦比常人寬百分之十五!以色列人當年請他做總統。他說:「我對自然還懂一點,對人可一竅不通!」正因勤、淡,這朵奇葩才開得如此絢爛。
人本身有高下之別,路當然也有好壞之分:
愛因斯坦,聰明人走了聰明路,自是明智之舉;郭靖,笨人走了笨路,亦是大智若愚;周瑜,聰明人走了笨路,卻是失足之恨;呂布,笨人走了聰明路,又是自作聰明。
路是人走出來的,但也可以被人走沒了:
聰明人不一定睿智,笨人不一定愚傻;聰明路不等於捷徑,笨路也不會黯淡到底。
有人走對了,有人走錯了,想是「人」和「路」在排列時出了紕漏。
聰明和笨拙,是先天差距,而人對路的選擇,卻可以拉平這個差距。再不能說上天不公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