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鄉資源缺乏,生活環境不如城市優渥,許多社福團體優先把愛心物資送往偏鄉,許多城市需要受幫助的人反而被忽視。
某電台主持人與社福團體合作,發送一千多份內含沙拉油、米、冬粉及麵條的「愛心物資」給各縣市需要的國小、教養院或育幼院,沒想到,台北市萬華區也有六所國小申請。
大理國小表示,校內超過三分之一學童是單親、隔代教養、家庭困難或新住民,因此替學生爭取,也有老師家訪弱勢生,才體悟富裕的地方,往往有需要幫助的家庭或孩子。
城市或偏鄉都有需要幫助的弱勢家庭、孩童或老人,只是眾寡及分布不一。如因「偏鄉」需要較大、較受矚目,而忽略「城市」內同樣需要的人,確實有厚此薄彼及捨近求遠的疏漏。
愛心沒有遠近及輕重之別,重在平均分配一起受惠。社福團體應朝全面性濟助,互通有無,整合愛心資源,透過學校、鄉鎮市鄰里行政機關或愛心機構調查需要幫助的弱勢族群,讓幫助與被幫助間獲得平衡,避免顧此失彼之憾。
陳晴文(新北市/文字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