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春節期間,牙醫院多半不開門也不應診。但所謂「牙痛不是病,痛起來要人命。」可見牙痛雖是一種常見疾病,但可得小心處理,以免春節期間因而敗興。
牙痛的外在表現,為牙齦紅腫、冷熱剌激疼痛,面頰部腫脹等。牙痛大多由牙周炎、齵齒(蛀牙)或折裂牙而導致牙髓(牙神經)感染所引起的。中醫學認為牙痛是由於外感風邪、胃火熾熱、腎虛火旺、蟲蝕牙齒等原因所致。
牙痛的患者,應養成「早晚刷牙,飯後漱口」的良好習慣,選用好的牙刷,牙刷頭不宜太大,牙刷毛要柔軟、富有彈性、刷牙時順牙縫輕刷即可,若發現牙病,應及時治療。同時,宜多吃清胃火及清肝火的食物,如南瓜、西瓜、荸薺、芹菜、蘿蔔等。忌酒及熱性動火食品。在情志方面,則應心胸豁達,情緒寧靜,勿吃過硬食物,少吃過酸、過冷、過熱食物,保持大便通暢,以免糞毒上攻。
牙痛的患者,常常在日常生活的自療中存在著誤解,例如一般人會把「止痛片」之類的藥,當成治療牙痛的常用藥來服食,這樣久會成癮。而誤用於孕婦及胃潰瘍病等患者,還可引起不良的後果。以下介紹幾個牙痛病的自療方法。
【自療方法】
1.雲南白藥粉加熱水調成稀糊狀,直接塗在齵齒蛀洞和牙齦上即可。
2.取六神丸數粒,於齵洞中,咬緊即可止痛。
3.切一片生薑咬在痛處,必要時重複使用,即可止痛。
4.樟腦、冰片適量,共研成細末,放於牙痛處,並令病人吸氣,即可止痛。
5.荔枝十雙,在其肉內填入少許食鹽,用火煨干後研末,擦痛處即可。
6.取陳醋一二○克、花椒三十克,熬十分鐘,待溫後含在口中三至五分鐘吐出(切勿吞下),可止牙痛。
另外,還有一種療法是「叩齒法」,即每天清晨起床後,閉口,上下叩擊三○○下,同時將唾液分三次咽下,每次小便前擊齒三十六下,然後小便。練習三個月,能使牙痛不再復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