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部落 與明天的自己有個約定

王芊懿/彰化縣大同國中二年二班 |2015.02.27
1298觀看次
字級

王芊懿/彰化縣大同國中二年二班

凡事皆「今日事今日畢」,就是為明天的自己留個方便,可以騰出更多餘裕,規畫更多的事,讓人不至於匆忙得有如熱鍋上的螞蟻,或像頭耕牛般被鞭策,才肯喘著粗氣向前踏步。

明朝錢鶴灘所撰的《明日歌》中,首句眾所熟知:「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但下文更形重要:「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世人苦被明日累,春去冬來老將至,朝看水東流,暮看日西墜,百年明日能幾何?請君聽我明日歌!」道出了人往往會因循拖延的惡習。倘若所有事務都老想著「明天再辦」,那恐怕真的會落得一事無成的窘況,也因此,「與明天的自己有個約定」,成了我事不宜遲的每日例行任務。

以前上禪修課,總聽師父用著和緩慈藹的音韻開示:「睡前,先靜心思省今日的作為,再好好打點明天的自己要做什麼。」、「等每一天早晨醒來,都先對著自己微笑,就會覺得一天不一樣了。」這都是花不上幾分鐘的小動作,卻可以改變一個人的辦事效率。試想,要是在今晚就為明天譜好初步的藍圖,豈不是能省下很多浪費在躊躇上的時間嗎?

先和明天的自己約定好,複習、預習功課一事將在明天做完;而明天的自己又會向後天的自己說好,有多少時間被空下了可以出遊……幾乎是後浪推前浪,時間的利用被串聯在一起,彼此環環相扣。漸漸地,在潛移默化中,自己竟然不知不覺從容了起來,日常生活的步調放慢了,但不與「今日事今日畢」背道抵觸,堪稱兩全其美。

古人有云:「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文豪莎士比亞也曾說過:「時間的腳步,不會因為我們有許多事情要做,而稍作停留。」都在勸勉人別讓玩時愒歲成為弊病。花幾分鐘與明天的自己做個約定,會成為約束自己的無形力量,但這不是耕牛鼻頭環上牽繫的麻繩,因為那是自動自發,不須旁人叮囑,便能自己向前穩紮穩打前行的拉力。

英國俗諺:「懶惰的人,每周七個早晨;勤勉的人,每周七個全天。」而與明天約定好的人,想必每周都宛如擁有十四天吧!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