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電】理化學研究所研究小組,在新一期的英國《自然·通訊》雜誌網路版上報告說,他們利用能夠發育成各種細胞和組織的人類胚胎幹細胞(ES細胞),製作出世界上首例類似胎兒視網膜的包括睫狀緣在內的立體視網膜的組織。
研究小組指出,這將成為了解視網膜形成機制線索,利用此次製作的視網膜組織,有可能為治療眼病做出貢獻。
睫狀緣在調節眼球焦點遠近的睫狀體出現前,就存在於胎兒期的網膜中,位於視神經網膜與視網膜色素上皮細胞交界處,由於人類睫狀緣很難獲得,詳細功能一直沒弄清楚。至於魚類和鳥類,曾有報告說睫狀緣能提供幹細胞,從而發育成視網膜。
理化學研究所多細胞系統形成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員桑原篤率領的研究小組,通過向人類ES細胞中添加特殊的物質進行培養,培養出視神經網膜,將其浸入其他培養液中,使其發育出視網膜色素上皮細胞,然後再置於培養視神經網膜的環境中,結果視神經網膜與視網膜色素上皮細胞連接一起,交界處還出現睫狀緣。
培養後第一百五十天,出現與胎兒視網膜大小和形狀相似的立體層結構,研究小組發現在睫狀緣中存在幹細胞,從而弄清這些幹細胞通過增殖,能夠發育感光細胞、神經節細胞等構成視網膜的細胞。研究小組繼續研究,應用於以視網膜色素變性為對象的再生醫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