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國際生命科學會昨提醒民眾,年菜「加」對蔬果,既可獲得營養,又能活化身體的「解毒」機制,讓人年後身材不走樣!圖/美聯社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誰說過年一定要大魚大肉?台灣國際生命科學會昨提醒民眾,年菜普遍高油、高鈉,春節假期應把握「加減乘除健康管理法」,「加」對蔬果,既可獲得營養,又能活化身體的「解毒」機制,讓人年後的身材不走樣!
台灣國際生命科學會理事王進崑教授表示,每當年假結束,不少人發現自己體重上升、腰圍變粗,肚皮上油脂變得更厚,不但身材走樣,更可怕的是,忽略「病從口入」結果,貪圖口腹之慾,攝取與累積相當多毒素,健康也在不知不覺中被侵蝕。
王進崑強調,所謂「排毒」說法並不正確,因為人體擁有第一型與第二型解毒酵素,如果未經「解毒」,體內毒素排不出去,而經身體解毒作用後,只要排便、排尿、排汗功能正常,就不致對身體造成毒害。尤其,第二型解毒酵素,具有極強抗癌及預防細胞突變功效。
台灣國際生命科學會昨天公布多種「解毒」蔬果,包括花椰菜、花椰菜苗、高麗菜、芽球甘藍菜等十字花科以及波菜、紅鳳菜、薑、黃豆、大蒜,白有富含花青素的藍莓、草莓、蘋果、葡萄等,全是日常生活中常可以看到、吃到的蔬果。
王進崑說,這些蔬果都能有效活化第二型解毒酵素,如谷胱甘肽S轉移酶及葡萄糖基轉移酶,又以「十字花科」食物中所含蘿蔔硫素被發現效果最好;因此若要歸納「三大解毒蔬菜」,他會力推:花椰菜、高麗菜、芽球甘藍菜(紫甘藍),鼓勵民眾過年期間多吃,可啟動體內解毒機制。而過年象徵吉利、平安的柑橘與蘋果,也富含活化解毒酵素,能預防細胞突變,是抗癌與促進健康好幫手。
王進崑提醒,除「加」菜,還要「減」量飲食,減少攝取熱量,建議每餐養成七分飽習慣,少碰甜食或含糖飲料,不要暴飲暴食;「乘」則是找幾位志同道合的好友一起減重,成功機率就會從兩成上升至八成五。
最後是養成「除」去油膩飲食習慣,禁吃含油量多的肉類或油炸食物,因為減重要減的是身上油脂,所以「去油」飲食習慣非常重要,以炸雞腿為例,只要去皮,熱量可一口氣由八百大卡降到四百大卡。而每日固定時間記錄體重,也有助維持標準身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