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社記者觀曙綜合報導】中國大陸黑龍江省哈爾濱市二○一五年城市建設人民建議徵集活動,日前揭曉,「重建聖尼古拉教堂」獲選一等獎。
對於重建聖尼古拉教堂的提案,伏爾加莊園負責人表示十分支持,如有需要,願意無償捐獻聖尼古拉教堂藝術館。另外,他們擁有原聖尼古拉教堂的設計圖樣,也可以提供技術支援,讓有關部門參考。
聖尼古拉大教堂俗稱喇嘛台,座落在被俄國人稱為新城區(南崗區中心)的廣場,中心也稱為中央寺院。十九世紀末,哈爾濱大規模修築鐵路、建設城市,俄羅斯僑民湧進。隨著東正教傳入,為因應教徒生活的需要,東清鐵路工程局經沙皇尼古拉二世批准,在南崗區大直街與車站街(紅軍街)的十字路口中心(博物館廣場)興建聖尼古拉大教堂。
建築圖樣在彼得堡設計,由俄國建築工程師主持,於一九○○年底竣工,面積近四百平方公尺,被譽為遠東首座東正教堂。整座教堂以整齊的原木疊砌成牆體,交叉處原木互相隼合,沒用一顆釘子,屬俄羅斯古典哥德式井幹式圓木結構建築,八面體教堂。八面形尖屋頂和周圍的北方自然景色與建築群和諧,中央大圓頂矗立鋼製鍍金大十字架,五個洋蔥形穹頂和多變的造型,教堂正門的聖母像和正殿東方外部的壁畫,是俄國畫家名作,是寶貴的建築文化遺產。
一九六六年文化大革命時,教堂被毀,改成綠地。二○一○年,伏爾加莊園負責人在距離尼古拉教堂原址二十里外的阿什河畔,複製了這座教堂,目前改為聖尼古拉教堂藝術館。原址則建了一座象徵現代派藝術雕塑,但與周邊的歷史建築格格不入,又與當年的聖尼古拉教堂的恢弘風貌相去甚遠,一直沒有得到哈爾濱市民的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