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趙曉寧
我的朋友中,熱心的不少,大方的也多,但熱心大方的她們,有時難免覺得人家濫用她們的好意。
一位朋友說,有人送了她有機鴨蛋,因為旁邊還有一些同事,因此,大方地跟同事分享。沒想到,有人客氣地只拿一個,有人拿了兩個,一個單身女同事卻一邊念著:「哎喲真好,我可以多拿幾個嗎?」一面就挑了五、六個走。結果,身為主人的她,竟然只分到四個。
「她單身一個,幹嘛要那麼多?」事後,說起那些可口的鴨蛋時,她忍不住跟我抱怨起那個同事。
一個人需要拿那麼多嗎?我心裡開始猜測,她是貪心呢?還是只因為想分享給別人,才會這樣?
有一次,妹妹要從美國回來過年,我問一位朋友:「要不要幫妳帶什麼?」她先是說要想想,隔了兩天,卻很不好意思地告訴我 :「可不可以幫某某人帶幾瓶葉黃素?」
「她要這麼多瓶?妳不要嗎?」我訝異地詢問眼睛不太好,一直吃這種東西的她,她這才告訴我:「她已經要這麼多瓶了,我的就算了吧。」
明明那個某某人只與我有一面之緣,怎麼會要不熟的我託帶東西,而且還一次帶這麼多?我把心中的疑惑說了出口,朋友這才透露:「是我不經意說起,沒想到,她立刻說要請妳妹妹幫她和她姐姐帶。因為她實在要太多了,我才說不要幫我買了。」說著,朋友更不好意思了。
「問題是帶的人不是我,是我妹妹,她可未必願意哦!」我把醜話說在前面,也請她轉告那位朋友。至於妹妹那邊,我也不想太麻煩她,只請她帶兩瓶,一瓶給朋友,一瓶給另外那位。
不過,敢開口,有時倒真有用。
去一間熟悉的咖啡店喝咖啡時,正好遇到他們在做一對一教學。其他人都識趣地避開,一位進來買咖啡豆的客人卻大大方方地站在一旁聽了起來。
我看付費的客人臉色有些不快,店家卻不好表示,我忍不住多事地告訴她:「人家是付費上課的哦。」心想,這樣她總不好意思繼續免費聽了吧?誰知道她大小姐竟然回我一句:「哦,是這樣啊?那我站遠一點聽好了。」
我周遭這類情況,算算還真不少,有些讓人莞爾,有些讓人哭笑不得,也讓我不免檢討:自己是不是偶爾也會這樣搞不清狀況或濫用人家的好意啊?(本專欄每周二見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