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一篇文章,指出很多大陸客去日本搶購馬桶蓋、電鍋、吹風機和刀具等生活用品。《人民日報》分析,是日本材料技術比大陸產品好。
在日本搶購生活用品的大陸民眾,並非少數富人,而是龐大的中等收入族群,有人說,小小馬桶蓋為大陸帶來大問題,未來要如何透過創新供給,啟動消費需求。
台灣早年開放出國觀光,也有類似情形,台灣遊客被戲稱「採購團」,精品、首飾、衣物、食物、藥品,走到哪買到哪,有錢說話就大聲,給人財大氣粗的觀感,從國內到國外都有批評的聲音。
曾幾何時,國人出國旅遊觀光,不再大包小包買,純出國享受假日悠閒,也給當地民眾「有禮有體」的好印象,對台灣的觀感提升,造成今日台灣成為各國旅遊熱門地。
仔細觀察,大陸遊客近年其實也有長足進步,我在大陸遊客必到「殿堂」—國父紀念館,看到大陸遊客談吐、舉止、穿著、打扮都與以前不同,至少講話不再大聲嚷嚷,走路也不再爭先恐後。
年輕大陸客增加,全家出遊不少,不仔細聽他們口音,看不出是大陸客,愈來愈有禮貌。有一次一位年輕遊客看到我帶的狗可愛,用北京腔問我可不可以跟牠合照,我裝北京腔回說「行」!他樂呵呵合照後稱謝,滿意離去。
大陸遊客也不再趕那些俗不可奈的熱門景點,吃喝玩樂。我在台北市郊象山,碰過好多自由行的大陸客,他們遊山玩水,和登山客談天說地,感受台灣的人情和文明,做一個有氣質的旅遊者。
如果以大陸客去日本搶購馬桶蓋,為大陸帶來大問題的角度,分析大陸客來台的心態,未償不是大陸客對文明、自由的追求,大陸的社會氛圍已無法滿足中產階級的期望,到台灣有滿滿的喜悅與體會,雖然只有短短幾天,但身心俱爽,值回票價,也提醒台灣人要知福惜福,努力讓台灣進步再進步!
煮饑(台北市/文字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