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子曰:「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如果問你,喜歡哪一種花呢?或許很少人不回答蓮花的吧?蓮花身帶淤泥,不見得那麼地美好;問題在於周子寫下〈愛蓮說〉,而且只提供三種選擇。
人生常常必須面對選擇。這時候,先去除最不可能的選項,譬如先刪去牡丹,而後剩下二選一,選對的機率就由三分之一提升為二分之一了。然而,在使用消去法的同時,似乎也逐步失去了直覺的審美判斷能力。這是件好事嗎?
其實,我們可以喜歡的對象很多,如果不用選擇,那就海闊天空,無所不能了。憑直覺,憑美感經驗,可以選桃花、李花、杏花、櫻花、梅花、木棉,乃至金針、海棠、鳳仙、薰衣草、牽牛花,大千世界,無奇不有,而又何所不能得?說穿了,選擇限制僵化了我們原有的想像空間。
記得大考的前夕,英文老師忽然提出一個問題:「人生最痛苦的是什麼?」我舉手回答:「是等待。」下意識覺得,考前的複習都已經滾瓜爛熟了,課本加筆記加參考書加考卷都翻爛了,真巴不得考期就在明天,讓我們決一死戰吧!老師卻說道:「等待還有希望,就像兩個流浪漢在等待著果陀的來臨。然而,選擇就不是這樣了,所有的選擇都代表著背後有一個失去,當我們選擇其中一個時,就失去了其他。就像選了這個科系就讀,就不能再選其他科系;選了她作為女朋友,就不能再選其他……」
教室頓時寧靜下來,心海震蕩不止。如果可能,我寧可等待,不要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