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黃怡樺
在跟學生相處的時光中,有些時刻不需任何言語,只要一個眼神的交會,便可以感受彼此的心意,得到溫暖與鼓勵。
一年級的小中是一個思路流暢、字正腔圓的孩子,那周學生朝會說故事,特地安排他代表班上說故事,希望趁機發揮他的專長,讓全校師生發現他的優點。
孩子事前做了很多練習,私底下的表現落落大方。於是,我在孩子上場前沒有再為他做任何心理建設,自信滿滿以為:「這小孩OK的啦!」絲毫忘了他只是個小孩,而且是從沒在大眾場合說過話的小孩。
輪到一年級上台的時候,小中猶豫了一會兒慢慢走到台前,但是才開口說第一句話,眼淚就撲簌簌的掉下來。
全場鴉雀無聲,彷彿也感受到他的緊張與無助。小中紅著眼直直望著我,雖然我的意外遠遠超過現場所有師生,但一直是努力點頭保持笑容,眼睛溫柔的回應他,直到小中不再看我為止。
正當心裡頭已做好準備,打算去台前把無助的小人兒領回班級時,耳邊竟傳來了他細細的童音,他開始說起故事……
當下的我,內心澎湃不已,忍不住為孩子喝采。也終於明白,一個肯定的眼神,就能讓緊張的人得到安定的力量;一個溫柔的眼神,就能使傷心的人得到一絲安慰;一個信任的眼神,就能讓自卑的人獲得鼓勵。
善用眼神的力量,相信孩子必能感受到我們滿滿的能量,來面對人生中的各種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