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海企業宣布,今年起,該集團將開辦總值十六萬元員工生育、養育津貼,提供全方位的經濟、安全及健康照護,讓員工無後顧之憂迎接新生命。
鴻海員工從懷孕到養育都有一系列津貼補助,這是國內民營企業之首創。
去年鴻海集團總裁郭台銘因為喜獲第三千金「馬寶寶」,喜出望外與記者分享喜悅,公開一份「謝天」的親筆函,除了感謝協助生產的醫護人員外,感謝上蒼賜給他可愛的新生命。或許真得很珍惜這一次「增產報國」機會,公告周知。
郭台銘想到年輕人擔心生育所帶來生活的「壓力」,願意以企業的能力回饋員工在生育、養育津貼,登高一呼的「大愛」。
郭董當機立斷的決策,如能讓鴻海員工與他一樣無懼生育的艱辛,做法足以讓公部門與其民營企業跟進,何嘗不是功德一件?
平心而論,不論任職公私立機關,所有員工都應該有「家」的感覺,所有婚喪喜慶更應休戚與共、榮辱同與。
如果公職人員也能在相關津貼福利上透過立法,仿效鴻海做實質的「補貼」,如果私營企業老闆看到郭台銘如此大氣魄,也能逐年在員工薪資以外,多鼓勵生育獎金。當年輕人因幼有所育、所長的無後顧之慮,員工的向心力更加凝聚與鼓舞士氣。
就長遠角度而言,大家一起關心、照顧、鼓勵無畏生與養的議題,讓「生育率全球最低,我未來少老窮」預警遠離,一舉多得,值得大家一起做。
陵頡(台北市/退休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