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探索 向荷蘭借鏡 用水利經驗打造國家品牌

 |2015.01.24
788觀看次
字級

打造「台北阿姆斯特丹」,採與水共生方式開發水岸城,是向荷蘭借鏡,從「硬工程」到「軟商機」,用水利經驗打造國家品牌。

八百年來,荷蘭與天爭地,與水共舞,以治水工程聞名的這城市建築物蓋在水上,居民開船出門,面對極端氣候,他們開始改變「人定勝天」的思惟,目標是成為氣候不侵、大水不侵的國度,更將過去填海造陸的水利策略改為「與水共生」,創造了新的環境商機。

據遠見雜誌報導,鹿特丹是歐洲最大的港口,最低窪的地帶,把洪水轉換為居民渴求的豐富生態。連連天災使得荷蘭人體認自然難以駕馭,也體會加高堤防不是良方,便轉而和自然為伍,還給大自然該有的空間,國家調適方案就能看見這個改變。「還地於河」國土規畫,便是調適自然的做法。按照這項計畫,本年度以前,將以二十二億歐元進行計畫,把堤防移往內陸,增加水域,「與水共生」「與水為伴」的用語在政策裡出現,政府也從去年初宣導與水共生的概念。 不只政府重視,民間也已經產生與水共生的回響。發明漂浮屋的Waterstudio建築師肯恩.歐道斯(Koen Olthuis)認為,運用水漲船高的原理,大水來襲,漂浮屋隨水升高,保障安全,既然人與水都屬於自然,人應該和水做朋友,過著與水共生的生活。

歐道斯現在和政府合作,在阿姆斯特丹與海牙之間執行「新水域計畫」,引水進入乾涸土地,還地於河,發揮蓄水功能。當大雨來臨,附近的水流聚集這裡,就能減少危害他地,未來他還打算在此興建漂浮社區。

觀察運河渠道也能看到與水共生!渠道流水旁的土堤滿布青草,遇到枯水期,人們在此遊憩,豐水期則把土堤還給河川,讓河水上漲,而渠道以自然材質或亂石堆構成,魚鳥流連,水生生物有了生長空間。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