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祖翔台北報導】「我可以哭嗎?」貧弱兒童小淳貼心到連想哭的時候都會先問大人,然而昨天在出席家扶基金會活動時,聽見爸爸說,擔心過世後子女乏人照料,竟難過得在台上大哭。家扶昨天與中國信託慈善基金會發表「貧困家庭幸福需求調查」報告,點出案家的艱難處境,呼籲大眾支持服務方案,以減輕貧困家庭及兒少的壓力。
主辦單位調查一千多名接受家扶服務的貧困兒,發現他們在物質條件、居住環境、健康、教育和社會參與等五大面向,與一般家庭有很大的差距,百分之三十九的居住空間不足,百分之二十二點九設施狀況不佳,其中,百分之五十一沒有冷暖氣機,比一般家庭低四成,熱水器不足率是一般家庭的八點一二倍,此外,百分之六十三點二的貧困兒缺乏學習資源,多數貧困兒的假日,只能協助家務或工作,無法和家人外出旅行,比率較一般孩子高百分之十七點九,貧困兒沒有吃早餐的比率是一般兒童的十倍。
十一歲的小淳是受扶助的案童,父母的兩段婚姻育有七名子女,一家人窩在租來的二十坪老舊住宅,大女兒、二女兒患有中、輕度智能障礙,排行老五的小淳剛被診斷出有心臟疾病,確診那天,小淳內疚的說:「不用去醫院!都是我害家裡花這麼多錢,我真的很浪費錢。」聽到小淳自責的言語,爸媽和社工都不忍。
家扶執行長何素秋指出,像小淳這樣貧困,且家人中有患病、身心障礙、新移民、隔代教養,即屬於「高需求貧困家庭」,要幫助孩子,需要大眾一起呵護,募款請電洽:(○四)二二○六一二三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