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典故》 安如泰山

士淵 |2007.02.06
455觀看次
字級

「安如泰山」,形容地位、能力等穩定牢固如泰山一般,不可動搖。此由「安於泰山」演變而來,亦作「安若泰山」、「穩如泰山」。

典出《漢書.枚乘傳》〈上書諫吳王〉。枚乘是漢景帝時官員,擔任吳王的「郎中」。吳王劉濞對漢景帝劉啟心懷不滿,暗中聯絡楚王、趙王等陰謀反叛。

 枚乘不同意劉濞的謀反,便上書勸諫:「能聽忠臣之言,百舉必悅。必若所欲為,危於累卵,難於上天;變所欲為,易於反掌,安於泰山。」

大意是說:您要是能夠聽取忠臣的話,一切禍害都可以避免;如果一定要按照自己所想的那樣去做,那是比堆疊的雞蛋還要危險,比上青天還要艱難的;不過,如果儘快改變原來的主意,這比翻手掌還容易,也能使地位比泰山還穩固。

但吳王劉濞並不將枚乘的話當回事。之後,吳王劉濞以「清君側、誅晁錯」為名,起兵叛亂。枚乘在此時又寫了〈上書重諫吳王〉,勸劉濞罷兵。劉濞還是不肯回頭。不久,漢朝大將軍周亞夫率領軍隊打敗了叛軍,吳王劉濞被殺,這是後話。

 此成語後被廣泛引用,如《三國演義‧第四十五回》:「亮雖居虎口,安如泰山。」漢朝人焦延壽所撰《易林》也有「安如泰山,福祐屢臻」之語。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