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網路遊戲盛行世代,不插電的桌上遊戲卻「逆勢而上」,受年輕人歡迎。七年級生鄧昭怡、成寧是中原大學校友,他們合夥創業開桌遊公司,除實體店面,更與幼教業者、大學教授合作,開發桌遊課程,讓幼童在玩樂中學習,也幫助大學生開發興趣,探索職涯。
鄧昭怡說,國小時,爸爸送她一套地產大亨桌遊,「怎麼會有這麼精緻的遊戲」,她從此迷上桌遊。成寧因媽媽有位德國鄰居,才知道德國家庭若有客人來訪都是玩桌遊,而不是看電視。
上大學後,鄧昭怡、成寧聚會時也玩桌遊,「除了好玩又可聯誼,培養感情」。畢業後,兩人組成遊夥公司,在中原商圈租實體店面,開桌遊餐廳,目前店內有一千多套國內外遊戲。店內也開設桌遊課程,吸引大學生、幼教師和企業青睞。
鄧昭怡說,桌遊是很棒的幼教益智教材,動手又動腦,包括空間概念、物理原理等,不但可增進思考與溝通,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他們研發很多幼稚園到國小的桌遊教材,包括數理邏輯、語文創意等六大課程,也在國、高中開社團,協助輔導室老師透過桌遊與青少年建立良好關係。
例如玩「妙語說書人」,要看圖卡講故事,老師可透過題目引導,讓學生描述一件物品,從中了解孩子的個性和近況。
大學方面,跟元智、中央、健行科大等校合作,主要結合管理學課程,幫助學生透過桌遊找到興趣,例如有些人擅長反應類遊戲,有些較專精思考類遊戲,進而了解自身優勢,作職涯探索;或是結合創意類課程,引發大學生不同思考。
鄧昭怡表示,很多年輕人不透過臉書或Line很難與人溝通,桌遊能讓E世代年輕人從螢幕後方走出來與人互動,也能讓學生在遊戲中真情流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