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會寺的大雄寶殿,供奉西方三聖。
圖/記者邱麗玥
海會塔是少見的塔上建塔的造型。
圖/記者邱麗玥
【特約撰述蔡良瑞專題報導】位於八堵的海會寺,依山而建,進入山門後,可見院落式的傳統寺院格局,環抱一諾大中庭。大殿為重簷歇山頂,上下兩層均有白色迴廊環繞,大殿及左右廂房,均以統一的色調呈現仿古的明清風格,鮮紅的廊柱和金色的琉璃瓦,將位於群山環抱中的海會寺點綴的光彩奪目、別出一格。
於寺院東邊,建有七層海會塔,於民國五十九年完成。塔身七層六面,從二層到七層內設樓梯相連,頂層供奉西方三聖,於塔頂之塔剎以另一座縮小的海會塔表現,內供奉佛陀舍利。海會塔是少見的塔上建塔的造型,形式有別於其它佛塔,形成獨特的風格。
海會寺珍藏一觀音畫像,據寺院的住持說明,此畫歷史悠久,繪製於南宋年間,至今仍保存完好。觀音像寬約五十公分長約九十公分,頂戴上有阿彌陀佛像,全身著潔淨白衫,纓絡彩帶為佩飾,雙足立於兩朵蓮花上。觀音像雖然面容嚴肅,但五官卻勾勒得非常細緻傳神,彎眉小嘴,加上略帶豐腴的形體,顯露出唐宋時期特殊的畫風。此畫像為海會寺典藏珍寶,具有高度的宗教意義及藝術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