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舞者遇禪武 穿越生命空間

郭士榛 |2015.01.12
1961觀看次
字級
《Sutra 空間》舞台設計,善用二十一個箱子。 圖/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籌備處提供

【記者郭士榛台北報導】舞台上擺放二十一個等同人高的大木箱,將舞台切割、重組,營造出不同層次的空間感,時而像城堡般土牆,時而疊成骨牌,又變化為綻放蓮花。舞者與武者在一個個木箱上穿梭跳躍。這是比利時編舞奇才西迪.拉比二○○八年舞作《Sutra 空間》的舞台設計,是齣結合舞蹈和中國武術的當代禪舞,深入探討人生和人際關係。

21木箱象徵棺材

「Sutra」直譯為「空間」,在佛教與印度文中可譯為「佛經」或是「箴言」,代表著由心而生的言語。身為導演也是盜火劇團團長謝東寧指出,西迪.拉比邀請英國知名雕塑家安東尼.葛姆雷擔任舞台設計,使《Sutra 空間》以獨特形式表現人與自然眾生的和諧,將西方抽象概念完美結合東方精神藝術。

謝東寧解說,舞台上二十一個木箱,象徵人生最終點的棺材,箱子的舞台變化,是指人雖生活在自己小世界,但和外在環境都有關係,與別人合作是製造一道牆?還是開出朵蓮花?討論人與人關係是很東方思維,整個舞作旅程感人,闡釋人類的衝突,到人類的和諧。西方人藉由舞蹈了解東方天地人的思維,而東方人才知天地人可以如此表現,武打和舞蹈都只是技巧形式,柔美的舞蹈結合陽剛的武術,卻讓舞作呈現出一種藝術性。

紙箱內飛簷走壁

東方禪學與武術,西迪.拉比都很喜愛。他為了創作特地到少林寺生活六個月,體驗參禪、打坐、練功,與習武者一同完成《Sutra 空間》。

舞作中,阿里.薩比特柔軟的肢體與十九位習武者強有力的拳、棍、跳躍,剛柔並濟,衝突卻又融合的肢體能量;武者在盒內面壁靜坐或牆上飛簷走壁,將中國拳、棍表演得淋漓盡致;醉拳、猴拳與鷹拳兼具優柔唯美的更高藝術境界,將禪武幻化為禪舞。雙方時而出現競技意圖又充滿趣味,跳脫中國武術傳統印象也超越現代舞既有語彙。

音樂由波蘭作曲家西蒙.博索斯卡作曲,特別為舞作量身打造,五位音樂家現場演奏鋼琴、弦樂與打擊樂器等,曲風優柔舒緩。音樂如同古老的吟唱,大提琴低沉嗓音緩緩道出現代舞與東方武術交集的奇妙旅程。

親自體驗空間感

二○○六年在巴黎求學的謝東寧,看到西迪.拉比編創舞作後,深被吸引成為他頭號粉絲。謝東寧表示,西迪.拉比父親是非裔摩洛哥人,母親是比利時人,他體內流著東方血緣,在西方教育學習成長,他對現代舞身體語言很熟悉,又喜歡吸取東方文化,跨文化視野一直比人強。西迪.拉比最早接觸的是街舞,之前在電視台編舞,對流行文化掌握很好,他所編的舞蹈兼具藝術性和娛樂性。

西迪.拉比名作《Sutra空間》將於三月六日至八日在高雄衛武營登場。預購團體票請洽:(○七)七六三八八○八。衛武營為這次戶外演出,特別架置長五十八公尺長、三十六公尺寬、八公尺高的戶外劇場,並布置和舞蹈相合的情境空間,戶外裝置觀眾互動區,體驗舞台上木箱的空間感。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