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社記者妙潤大樹報導】星雲大師與人間佛教學術研討會,昨天起三天在佛光山雲居樓六樓舉行,本次研討會有十九人發表論文,其中包括碩博士及佛學院師生等。
研討會聘請四川大學宗教學所研究員陳兵教授、上海復旦大學哲學系教授王雷泉、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賴永海、台灣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萬金川教授擔任指導教授。
研討會由佛光山住持心培和尚開示揭開序幕,心培和尚為老師不辭辛勞,為佛光山為徒眾指導論文發表,他希望虛心受教,藉由教授的指導發現自己的不足,才能夠在學習上更上一層樓,進而有能力做位人間佛教的行者。
教育院院長慈惠法師亦說明研討會的緣起。他說,當年星雲大師以辦佛學院為起家,乃甚至於四十年前正值佛光山開山艱困時期,毅然決然送多位弟子出國唸書,大師為培育僧才及佛教的未來,從僧伽教育至辦社會大學,長久以來一直不遺餘力。
昨天共有七位論文發表者,其議題從佛教音樂、心理諮商、佛教傳教方式、到人間佛教的現代性等,皆展現人間佛教弘化議題的多元性。上午議題之一是由佛光大學宗教所研究生妙為法師「傳統中國梵唄到現代佛教音樂之芻議」,論述現代佛教音樂的創作出現,突破一般大眾對傳統中國梵唄的印象。論文中提出佛教音樂如何由傳統走向現代,並讓與會大眾瞭解到佛教音樂的度眾性及未來性。
佛光大學宗教所研究生妙貫法師發表的「試述人間佛陀的淑世利他行以
—阿含經為中心」之議題,對於現今一般學界仍以阿含經是屬自利追求個人解脫的經教,為此以文獻考察提出澄清,並以自護護他、無我及平等觀來論述出入世的淑世利他行,符合佛教的終極關懷,自利利他的大乘佛法精神。
三天的論文發表,共有八場次,每場有二至四篇論文發表,將於七日上午綜合座談會後,舉行閉幕典禮,圓滿此次學術研討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