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桃園市發生老師掌摑學生、學生攻擊老師兩起師生衝突事件。
學生難教難管又不尊重老師,大都與家長有關。我以前教過一個孩子,每次與他說話,總是擺臭臉不理人,問他為什麼?他說,爸媽跟我講話也都是這樣。孩子一些不當言行都是有樣學樣。
大人的言行要成為孩子的表率,帶頭示範,不然教師使出渾身解數,都不見得比家教的影響來得有效。大人有像樣的表現,孩子才能正向模仿,改善不當的言行舉止。
教導孩子知道真正的對與錯,孩子學到是帶得走的活能力,在生活中實踐,不再是死知識。
面對小錯不斷的學生,教師要把握對事不對人的原則,掌控自身情緒,不要出手體罰,造成衝突。
老師要利用時間,參加情緒管理的進修課程,增強專業知能,讓學生學會如何發洩不好的情緒,使言行舉止能合乎一切的準則與規範。難教難管學生的輔導,必須要長時間的小火慢燉,才能有成效出來。
林淑雲(桃園縣/國小教師)